了驱逐突厥,还西域一片净土的好时候。
李世民收到战报以及张公瑾的上书后,等都等不及,于中秋节当晚召集群臣。
张公瑾将所有情报以及西域那边的形势全都分析了一遍,十分透彻。他认为突厥如今艰难,天灾、战乱,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吃不饱的突厥士兵们只会更频繁的往东来打草谷。且现在东突厥自身难保,正是宣战的好时候。
最终,李世民以突厥违背了当时在渭水边签订的友好盟约,为了保护好边疆的大唐子民为由,决定伺机出兵突厥,展现大唐雄风,一洗之前的耻辱。
大唐这个新兴王朝的齿轮开始徐徐转动,慢慢的向战争机器转化。
周自衡所在的兵部已经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当然,不止兵部,三省六部基本都被调动了起来。因为打仗并不仅仅只是打仗,而是在打后勤、打调度。
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尤其是这次的主帅是李靖,他行事素来谨慎,对战前的准备尤其是粮草军需的调度十分上心,而后者也是周自衡目前正在负责的事情,每日在户部、司农寺、兵部、工部这几个部门来回跑。
周自衡已经三天没回过家了。
他有些惆怅。
假期就这样结束了啊。
宣战的消息并没有四处张扬,或许要等到真正出兵的那一刻,民间才会知道要打仗了。如今的长安城里,百姓们只是有些疑惑,为什么接连几日,都有快马在城内城外跑来跑去,而且出长安的大户人家似乎多了些,城门处的盘查也严了一些,尤其是针对那些出城的西域商人们。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一些消息灵通人士的透露下,许多人也都明白了如今的形势,或是陷入到激动或是陷入到惶恐之中。
“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有老者对着街坊们说,“陛下还在呢,朝廷也还在。况且,悲田院也还在呢,我下午还得去那儿开点药去。”
对他这样的病人来说,悲田院照常开业,就说明一切都不打紧,都还在正常的轨迹之中。
悲田院的人潮越来越拥挤了。
两年的时间足以让它的名气传播到江南山北甚至是西域一带,如今的悲田院迎来了无数从四面八方前来求医的。它所在的升道坊,原本是城南一个人丁凋零的里坊,可现在悲田院甚至将隔壁好几个里坊都带得热闹了起来。
一些从外地来求医的会在隔壁里坊赁房子住,有豪客甚至直接买下房子。说来也好笑,太医院的一些医师和太医们倒也嗅觉灵敏,觉得这块地方日后的房价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