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悲田院里面,远离朝廷政治纷争,因此并不知道这里面所蕴含的诡谲阴谋——平阳长公主在听了柴绍的诉说之后直觉地认为这里面没那么简单。
李孝常为什么要造反?真的只是因为觉得自己也姓李也可以当皇帝?
她从中看到了自己那位深居太极宫的父皇的影子。李孝常是她的族叔,素来与父皇交好。
果不其然,没过两日,李世民便以太上皇身体欠佳,担心其染上时疫为由,宣布太极宫禁严,里面的人不准出来,外面的人也不准入内。
李渊,被他软禁了。
第170章
这个消息在朝廷百官之中掀起了极大的风浪,但是却没有人敢质疑。聪明人都能想到这必然是和李孝常谋反有点关系的,谁会去在这个节骨眼上触霉头?
哦,还是有的。
一向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宋国公萧瑀就在朝堂上力谏,认为此举不妥,又与陈叔达在御前争吵起来,然后转头就被李世民以御前失仪为由罢了相位。萧瑀气冲冲的回家了。
有了他的前车之鉴,朝臣们更闭口不语了。
到了第三日,却有一个人进了宫,然后走进了被禁严的太极宫,那就是平阳长公主。
也不知道平阳对李渊说了什么,总之,没过多久,李渊便给东宫送去信,表示既然新皇已经登基,自己也已退位,那不如自己搬去别的宫殿,这皇帝所住的太极宫便让给新皇住吧。
李世民听了这个传信之后,坐在丽正殿上久久不语,怔立了许久。
“陛下……”长孙皇后忧心的寻来。
李世民哑然一笑,说不出来的苦涩,对长孙道:“一年了,他总算是认可了。但我的心中,却并不如想象中的欢喜。”
他们父子之间掺杂了太多,如果没有李孝常这一出谋反,或许李渊还会继续安之若素地住着他的太极宫。可问题是,因为谋反失败而换来的认可,是不是也太可悲了些?
长孙半晌没说话。谋反的人里面有她的一位异母兄长,长孙安业。她出于自己的私心,替自己这位关系一直不睦的兄长求了一次请,李世民已然答应她会免去长孙安业的死罪。
“臣妾在这件事情上似乎并没有什么立场……”她开口道,语气有点晦涩。
李世民牵过她的手,安慰道:“观音婢何故如此说?我知道你的难处,你与无忌和此事完全没有任何瓜葛,千万不要让自己背上无谓的负累。”
长孙皇后被他的话说得眼泪涔涔,好一会儿才止住。
如果不是为了长孙家,不是为了承乾,长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