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是比他家老头的衣服还显老,知道两人窘迫,没想到这么窘迫。
还是崔大娘告诉了小女儿,小女儿听说后,主动送了两件衣服给他们。
吃饭期间,崔大娘笑着说道:“小秦呀,你这弟弟对你可真好,在门口转悠了几遍等你回来,我叫他去屋里都不去,不顾自己淋雨也要跑去给你送伞。”
崔大娘看向崔大爷,“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你有没有给我也送过伞呀?”
崔大娘仿佛趟过时光,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崔大爷许是在农田里忙了半天,饿了厉害,头也没抬,“送了送了。”
崔大娘用筷子敲了崔大爷一下,“就知道吃,就知道吃,那我问你,你什么时候给我送过伞?我怎么不记得了。”
崔大爷吃完最后一口饭,反驳道:“怎么没送,我说老太婆,你真是老了哦,那年隆冬,下了一场很大的雪,你从镇上回来,我去接你,你还把我送的伞打掉,偏要我跟你一起走在大雪里,头发都淋的雪白。”
崔大娘仿佛回到了自己是姑娘的时候,那时候父母给说了这门亲事,第一眼她并没有看上老实巴交的崔大爷。
但每次崔大娘家有什么事,崔大爷都是第一个跑过去帮忙,挑水砍柴,重活累活抢着干,从来不说甜言蜜语,却处处体贴可靠,渐渐地打动了崔大娘。
哪怕后来成亲了,哪怕他们只有两个女儿,崔大娘一辈子也没受过一丁点委屈,相濡以沫,就像淋的那场雪,他们共赴白头。
崔大娘一言不发,只是看着崔大爷,崔大爷两鬓已有白发,原来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
经过岁月洗涤过的眼睛,还能看到当初的模样。
晚上秦砚与叶亲躺在床上,天气渐渐热了,穿的也少了,叶亲不再靠着秦砚。
原本打算与小顺在下个镇子汇合,如今已经耽搁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朝廷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两人商量着等明天天气转晴就与崔大爷一家告辞。
第二日一早,吃过早饭,秦砚准备告辞的话还没说,崔大爷就哼次哼次拿上农具准备往田里去。
“昨夜那场及时雨,村长召集全村,打算今天开渠放水,耕地插秧啰。”
崔大爷满脸笑容,对于乡村的人,土地就是他们的希望,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他们的根。所以,他们对待农耕像虔诚的信徒,祈愿一年有个好收成。
整个桃源村的男人都扛着农具去了田里,秦砚与叶亲也跟着崔大爷一起,田间的空气清新而湿润,夹杂着泥土的芬芳。
他们到的时候,村长和几名壮汉已经引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