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些劝慰的话却不好出自她这个未出阁的女儿家之口,只笑着道:“待娘亲与女儿入了京都,多陪陪她老人家说笑解闷,外祖母自然就心气顺了。”
林氏一听果然眉开眼笑的,再没了刚刚的唉声叹气。
夜色深深,丽姐儿由碧草服侍用过了晚膳之后就躺下歇着,临睡前才想起饱受晕船之苦的青杏和绿萼。
“她们二人怎么样了?”丽姐儿对正理着帷帐的碧草道。
“刚刚奴婢瞧过了,喝过粥后脸色好多了,比在船上好了不知多少。两位姐姐也说身子大好了,正絮叨着要来服侍小姐呢。”碧草笑着答道。
“还是不可大意,让她们多歇着吧。我瞧着她们瘦了不少,总得养回来才是。”说完,丽姐儿就翻了个身,转向床内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丽姐儿收拾妥当后就与林氏和几个哥儿一起坐了马车直奔京都。
马车照旧颠簸,丽姐儿闭着眼睛养神,几个哥儿却都有些焦躁,浑身上下长了刺一般。丽姐儿感觉到欢哥儿拱了过来,一把搂过欢哥儿,亲了两下就不撒手了。
“姐姐,我难受。”欢哥儿哭丧着脸道。
“乖,再忍忍。”丽姐儿照旧闭着眼睛摸索到欢哥儿手上的虎口,不轻不重底揉捏起来。
服侍在一旁的冰儿和雪儿也有样学样地揉捏着喜个哥儿和乐哥儿,两个哥儿也渐渐安分下来。
京都的天气依旧春寒料峭,任凭车帘再厚实,到底有丝丝缕缕的凉意袭来。丽姐儿紧了紧衣领,又把怀里抱着的欢哥儿又紧了紧。
“小姐请喝茶。”说话的是翠篱,今日正她当值。
丽姐儿张开眼睛,接了热气腾腾的茶,小口小口地抿着,打了个激灵,浑身都暖和起来。
“在苏州住久了,乍一回京,果真不适应。”别说是丽姐儿,就是土生土长的京都人林氏也对寒冷干燥的家乡有了几分排斥。
“慢慢习惯就是了。”丽姐儿笑着道。
过了几个时辰的车程,终于到了京都城门。高耸入天际般的雄浑高大的城墙,让透着车帘打量的丽姐儿回忆清晰起来。在京都,燕翅席可以见天的吃,外祖父母和舅舅也可常见面,到了冬季可以打雪仗堆雪人……
徐家一家马不停蹄地直奔荷花胡同收拾打理,来做接应的林家下人也带着徐家赠给林家的特产回了积香寺胡同。
林老爷和林大爷一个在衙门,一个在东宫,二人皆不在家,唯有何氏和田氏留在家里。而田氏正坐月子,需要静养,万事不理,自然何氏要主掌中馈,看着女儿女婿赠送的土产,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