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中暑昏倒,有的差点一命呜呼。丽姐儿听了此事,连忙出了银子,要庄子上熬绿豆汤,每天一人一碗防暑热。中暑生病的佃农,则请郎中开药方,又拿了银子贴补。此外,丽姐儿还规定了下地的佃农每个时辰就休息一刻钟,每天的午时左右一个时辰禁止下地干活,以求众人平安。
为此,丽姐儿还找来了江南地区,其他庄子上的庄头吩咐道:“每年天气酷热,今年尤甚。今年我贴补了这边庄子上的佃农每天一碗绿豆汤,想着不能厚此薄彼,就找来各位庄头,把绿豆汤的银子填上,换了绿豆,你们也拿回去熬给佃农吃。”
“小姐仁厚。”众人的声音隔着屏风显得有些闷闷的。
“记得这些绿豆是救人性命的,你们要仔细。”丽姐儿想着她主动提点了,再有人犯事私吞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是。”众人答道。
丽姐儿摆了摆手,众人就散了。
“一共多少银子?”丽姐儿问青杏。
青杏拨动着算盘珠子,用毛笔轻轻地一划,笑着道:“一共一百八十五两零六十二文。”
丽姐儿点点头,心中有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盛夏渐渐过去,眼看着秋天的临近,空气中有了一丝爽朗。
“丽姐儿说的也有道理,你觉得怎么样?”林氏端着茶与徐熹商议请拳脚师傅的事情。这天正好徐熹休沐,骑着马带着小厮来到庄子上。林氏瞧着机会,与徐熹说道。
徐熹沉吟了半晌道:“不妥。丽姐儿的想法固然好,可那几个皮小子,若是学了拳脚,岂不是愈发地调皮捣蛋,难管教了!到时候,园子怕是要被他们几个烧了,我们哪里还有清静日子过!”徐熹想的很严重。
林氏听了徐熹的话,疑惑地眨了眨眼,一方面觉得徐熹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一方面又觉得儿子们不会如此胆大妄为。
徐熹瞧着林氏为难的样子,又加了一把火道:“几个哥儿还小,你就不怕那拳脚师傅没轻没重的,最后把孩子给折腾坏了?”
林氏一听,当场就决定听徐熹的。当初没给丽姐儿请教养嬷嬷就是怕教养嬷嬷没轻没重的,再把丽姐儿的身子给伤了。如今看来,拳脚师傅怕是比教养嬷嬷还要厉害几分。若几个哥儿真的出了什么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之后丽姐儿从林氏那里得了消息,知道徐熹不同意,也就歇了心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徐熹的说法也对,几个哥儿完全有可能往这个方向发展。
秋季悄悄地走近,天气爽朗,天空蓝的令人心情愉悦,丽姐儿带着丫鬟在庄子里散步。丽姐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