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长处。外面名声再好,那也是虚的,能拿出真金来,才算是实惠。
“何必生这么大气,有人家问丽姐儿的亲事,只能说我们丽姐儿好。”徐熹笑着递给林氏一杯茶接着道,“润润嗓子。”
“一晃眼丽姐儿都这么大了。我心肝宝贝的疼了这么多年,说要她出嫁,我心都要碎了。哪怕是皇亲贵胄我都觉得配不上我闺女,更何况是沈家。”林氏被徐熹岔开了话题,心情沮丧起来。
“闺女的婚事自然由我们说了算,答应不答应全在我们。心疼女儿那就多留几年,嫁妆也备的丰厚些。只是女儿早晚要嫁,相看却是要提早打算。”徐熹已经开始琢磨起沈周来了。
“这沈周不行!我们早晚是要回京都的,沈家在江南,丽姐儿岂不是要远嫁!我舍不得。”夫妻多年,林氏看着徐熹的神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那沈周的才名不虚,想考个功名并不难。他们家家底是薄了些,可要是丽姐儿嫁过去,就凭着我们家是官绅,想必沈家也不敢怠慢了丽姐儿。”徐熹想着其中的利弊,好似没听见林氏的话。
“我都说了我舍不得,你这是要应了?”林氏一下子炸了毛。
“为夫不过是权衡利弊,哪里说要闺女嫁过去。再说今天那沈太太在你这里碰了钉子,为了脸面也不敢再提这话了。”徐熹连忙安抚道。
林氏这才安下心来,却后悔当初不该送女儿去杜家学画。自从女儿在杜家学画,什么麻烦风波都与杜家有点关系,着实令人头疼。
“好了,早歇了吧,那沈家歇了心思,又何必愁眉苦脸的。”徐熹安抚林氏道。
林氏疏了口气,这才与徐熹安置下来。
过后的一段日子,果然沈家没什么动静,林氏这才算真正安下心来。
之后就是圣驾南巡,皇上下了明旨,要四品以上的官员去码头迎接。徐熹恰好符合条件,又不是一地主官,就打算带着家小一起去金陵。反正岳父一家也跟着圣驾随行,带着妻儿去,也是一解分割两地思亲之苦。
于是林氏把怀着身孕的丹桂给接回了晨园,要她和芳草管着园子里的事物。幸好丹桂怀相稳,精力也算好,又有芳草在一旁帮扶着,总出不了什么大错,林氏也放心。
“戈家大小子看样子是非你不娶,就凭着这几年的真心实意,你总得有个思量才是。就算你看不上戈家大小子,也得寻个人家,难道真这样一辈子,无依无靠的?女人家总得嫁人生子,要不然晚景凄凉。你又与那于媳妇不同,干嘛非跟自己个过不去!”林氏正带着人去了儿子们住的厢房收拾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