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眷送徐熹只能到大门口,可男人们送徐熹却是到了城外的十里亭。
京都的天气还算暖和,早春二月就已经草有绿意,树有嫩芽,一派浅浅生机,让人眼前一亮。
徐熹这次只带了徐福并两个小厮,一个叫长安,一个叫平安。长安是家生子,长得壮实会说话。原本就是随着众人来京都的,之所以选他,就是看在他爹娘在徐老太爷面前还算有脸面的。他爹娘都是家中的世仆,乱世之中得以保全自身,就知道一家子都不是无能之辈。那个叫平安的,一家子都是在京都看槐花巷子宅院的。自从槐花巷子的宅子遭了贼被卖了之后,一家子又去了荷花胡同继续看宅子。平安身子瘦弱,却很稳重,不轻易开口,却办事稳妥,因此徐福很看重他。
“走吧,别误了吉时。”徐老太爷发了话,其他人也就不再言语了。
“徐兄一路顺风,万事有在下。”苏宣寻了空低声与徐熹说道。苏宣的话隐晦,可两人都知道他指的是京都中那个暗敌。
徐熹微微一笑道:“有劳。”
于是徐熹上了马并着徐福带着两个小厮驾着马车渐行渐远,只留下滚滚烟尘给一行人马做了背景。
之后的日子就平静了许多。开始林氏还有些郁郁,可没几天苏徐两家的婚期定在了三月初二之后,林氏就又忙的团团转了。如此一来,她也就再没什么闲工夫去胡思乱想了。
可林氏情绪好起来了,何氏的心情却糟糕透顶。原因无它,而是林大太太总是有事没事上门来做客。说的好听是做客,说的不好听,就是来推销她娘家的侄女,外甥女给林琅玕的。何氏对这事是烦不胜烦。只觉得林大太太这是不识趣,非要仗着嫂子的身份压制她。何氏开始还能对她打打机锋,云里雾里的绕弯子,可到最后何氏的耐性被磨没了,她也就不给林大太太什么面子了。
何氏瞅着林大太太满脸的强势,心中气恨地紧,直接道:“我的儿子,我自会为他找媳妇。还没听说高堂在上,大伯母来插手侄子的亲事的。”
林大太太一听,脸色马上就沉了下来道:“我这不也是心疼阿玕嘛。你挑来选去也定不下个人来。我看着阿玕一个人,连个知冷知热的人没有,少不得要为他筹谋一番了。”
何氏听了这话更是火大。这是什么意思?说我这个做娘的不够格,所以你这个做大伯母的就来指手画脚!我们家遭难的时候你怎么不出来帮衬一把?我们媛姐儿被三房四房人欺负的时候你在哪儿?媛姐儿小产的时候,你又在哪儿?敢情三房四房败了,你才过来现殷勤,谁知道你又安的什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