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姐儿的身子只能慢慢调养,想治愈却是不能一蹴而就的。白太医同样没有开药方子,他只开了几个药膳方子,和原在蜀州给丽姐儿诊过脉的小李神医开的药膳方子差不多,换汤不换药。
林氏觉得这辈子如果说有遗憾的话,那就是女儿的身子。这几年在山中虽说生活的富足,可到底是没有继续给女儿吃药膳。虽说这其中也有迁就女儿的意思,可到底是疏忽了。林氏悲从中来,虽没哭,可红红的眼睛到底是彰显了她的难过。
白太医虽然过后也说了丽姐儿在调养了三年五载必能去了病根儿之类的以安抚人心,可徐家上下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只觉得要是在山里药膳不断,是不是丽姐儿的病早就好了?
徐熹打起精神给白太医厚厚的封了一个红封,并挽留岳丈和白太医在徐府用午膳。白太医经常在名门贵戚中行走,自然察觉出徐家的低迷气氛,只道还有事就匆匆而去。林老爷因为外孙女娘胎里带的这种弱症,也忧心忡忡,无心用膳,只身回了林府。
徐家的午膳非常丰盛,是从仙客来订的水陆八珍,价值不菲。丽姐儿一点都不在意白太医说了什么,只知道她的身子会很健康,不过是再将养几年罢了。饭桌上可能只有她和三个男孩子不在意,大人们却都有些不自在。丽姐儿对于这点表示爱莫能助,她现在根本说不出什么安抚的话来。徐老太爷食之无味,只好看着孩子们吃;徐熹胃口也不大好,只是喝汤;林氏依旧给孩子们布菜,表面装的什么事都没有,饭食却一口没动;徐燕也心不在焉地帮着林氏给孩子们布菜。丽姐儿看着满桌子前世就是花钱都吃不到的美味珍馐,也顾不得爹娘还有曾祖父的情绪低落,只是低头猛吃。
徐老太爷看着丽姐儿的好胃口,心情反到好了,能吃就是福,还能吃的进去,看来孙女的身子骨不用那么担心。他老人家瞧着孙女爱吃的样子,就打算这几天家里不开火,把京城各大酒楼食肆的席面先吃个遍再说。丽姐儿还不知道因为她的吃相所以引得徐老太爷花了大把的银钱订席面,未来的一段日子中她会多次的暴饮暴食,她现在只知道眼前的席面她最喜欢那道羊肚菌。
徐燕和圆月这两天活的颇像个隐形人。在林府徐燕给何氏请了安,见面礼得了一枚玉簪之后,就躲在一旁做布景板,只听不说。要不是因为徐燕相貌极为出众,众人都不会注意她。她们主仆二人还和以前一般,没什么不同,只不过二人的眼神格外的明亮,渗透着对新事物的光彩。京都对于她们来说,是梦中的安宁地,是新生活的伊始。只不过那种精神上的神采飞扬却在今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