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性子也不跳脱,很乖巧。但就是乖巧过了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坐着发呆,动都不动,也不知她是哪里来的定性。”丹桂也觉得这样的小孩子实在是太安静了,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玩闹,根本就不怎么发出声音。
“我是不是应该教她做针线活啊?”林氏迟疑。林氏的迟疑有道理,她怕丽姐儿体弱,学了什么再累坏了身子。现在又是在深山之中,真要是病了,去哪里延医问药呢?
“要不然就让丽姐儿继续练字吧,就像在宁安县时那样。至少在那时,丽姐儿不这样除了睡就是睡啊。”丹桂根据以前的情况提出建议。
林氏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第二天,丽姐儿起得格外早,披着厚厚的斗篷随着虎妞和虎头穿过绿油油的菜地,一起去喂鸡鸭;随后又跟着徐老太爷和徐熹去了菜园子看种菜。总之,丽姐儿一大早很充实,基本上把这个藏匿在山中的新家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逛了一遍,哪怕气候严寒,哪怕篱笆墙外的积雪和篱笆墙内的新鲜菜蔬形成鲜明对比,好似两个世界。丽姐儿又抬头最后原地转了一圈,看着四周的高山,丽姐儿突然喊了一嗓子,“啊!”丽姐儿原本软软的声音突然变得凛冽起来,充满力量和生气。这一嗓子让还在菜地中忙碌的徐老太爷和徐熹惊了,连忙跑过来看丽姐儿。
丽姐儿只是展颜一笑:“听,那是我的回音,我要让这大山烙上我的痕迹。”丽姐儿说完之后,扭头就走了,洒脱而利落。只把呆愣住的徐老太爷和徐熹留在原地。
回了暖阁,丽姐儿就吩咐丹桂把文房四宝拿去上房,她要对着窗子练字。丹桂虽然诧异却也不劝阻,只让虎妞在一旁看着,教她以后伺候丽姐儿习字。丹桂哪里知道丽姐儿昨天是装睡从而听到林氏和自己的话呢,只是庆幸丽姐儿还是有喜欢的事物的。
丽姐儿选择了对着窗户的桌子,执笔研墨,开始对着欧阳询的《张翰帖》描摹。每当丽姐儿累了的时候,就抬起头来透过薄薄的窗纸看着对面隐隐约约的高山,莫名的激动。直到一个时辰之后,丽姐儿写满了十篇大字才收拾好文房四宝,回到林氏的身边,自然的靠在她的臂膀旁,默默地等着赵嬷嬷今日的补品。林氏似乎习惯了女儿的沉默,也习惯了女儿这种在无声中的依赖,她突然感到欣慰,也突然明白了许多;她的女儿什么都明白,只是没有说出来。女儿用实际行动来抚平她的惶恐与担忧,也无时不在她身边安定她的心神,女儿在告诉她,她很好,毋担忧。
林氏看着丽姐儿写的十篇大字,不免惊异。这字哪里像是一个五岁的孩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