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制糖,那可是好东西啊。”
“三斤两文钱,一亩地能种多少啊?”
农官喊道:“大家安静一下,皇田那边一亩地可收成一百三十多石甘蔗,也就是说一亩地最少也能卖十两银钱,大家也不必担心到时会降价,这是圣上和赵家定好的价格,不会变。”
“天呐,十两,我要是把旱田都种上甘蔗,这不就发财了吗!”一大叔激动道。
农官闻言,补充道:“为了保证粮食的产量,上面要求每家每户只能种一亩甘蔗。”
“啊?”众人闻言不免有些失望,但一亩地十两也不少了,要知道,水稻一亩地照顾的好,最多也就只能卖三两呢。
“需要甘蔗苗的来这边登记,来年立春就可种下去,届时会有专门的农官来教大家如何种植。”农官道。
村里人有旱田的都奔着一亩地的量报了上去,喜哥儿有些意动,“小爹,我们要种吗?”
顾筠叹了口气,“家里就一亩旱田,种了甘蔗就没有面粉吃了。”
“我们可以开一亩荒地,产量少就少点儿,总比没有强。”周宵开口道。
顾筠觉得可行,让喜哥儿他俩报上去了要一亩地的甘蔗苗。
第23章
家里的石榴树,柿子树熟了,红黄相间,沉甸甸的大石榴挂满了石榴树的枝头,柿子树顶熟透了的柿子被鸟雀啄了好些个,喜哥儿望着就有些心疼。
周宵和周铭二人上树,喜哥儿和顾筠摘树下能够着的果子装筐,没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筐,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树上能摘的都摘了下来,喜哥儿瞧着各个饱满的石榴,欣喜道:“咱家的石榴树太好了,这结的果子看着就诱人。”
喜哥儿家也有种石榴,但长得没有这么好,顾筠道:“说起来这两棵树还是我来村子的那年种上的,有好多年了。”
满满三筐石榴,五筐柿子,“这么多柿子也吃不完,小爹我们把它们晒成柿子干吧。”
顾筠点了点头,柿子干算是窝冬时必不可少的小零食,“把熟了的捡出来,剩下的削皮都晒起来吧。”
周宵他们去山上捡柴囤起来过冬,喜哥儿和顾筠坐在院子里削柿子皮,秋日的暖阳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喜哥儿边削皮边和顾筠聊天,“门口的枣子也快熟了。”
周家门口的那棵枣树是周宵的太爷爷种下的,很能结果子,每年分些给村里相熟的人家,拉去镇上卖些,剩下的晒干了能吃大半年,顾筠开口道:“今年做些酸枣糕吃。”
又是喜哥儿没听过的新吃食,小爹真是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