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知了可真是个好东西,新鲜的知了油炸了,直接吃,外酥里嫩,就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还能卖去镇上饭馆换些银钱。
知了皮还有要用价值,每年到这个时候,镇上的医馆都高价收知了皮,十只一文钱,算是村里人为数不多的一项额外收入。
周宵和喜哥儿赶去山脚时,已经有不少村民眼睛瞪得像铜铃,趴在树上找了,生怕遗漏了一只。
“喜哥儿,你们怎么才来?再晚点儿都要被捉没了。”谷大力正和村长他们奋力捉蝉,抬头看到喜哥儿他俩才过来,不由开口询问道。
喜哥儿摸了摸鼻子,“晚饭吃的晚了些。”
“那你们就先在这块儿和我们一起找吧。”村长开口道。
喜哥儿他们点头,和爹爹他们一起,人多,晚上也不怕。
捉知了的人特别多,生动演绎了什么叫人比知了多,好在知了也比较争气,一棵树上就挂了三四只。
此起彼伏的“这儿有一只,这儿也有一只。”响起,处处洋溢着捉知了的喜悦气氛。
喜哥儿和周宵他俩后面和村长他们往山上走了点儿,最后每人也算收获颇丰。
趁着月色,喜哥儿提着灯笼,周宵一手提着装知了的篓子,一手牵着喜哥儿,慢悠悠回家去了。
回到家,喜哥儿迫不及待的拿了个盆出来,数了下今晚的收获,和往常差不多,捉了有三百多只。
顾筠乐道:“我和你爹我们俩今晚还捉了四百多只呢,你俩这也不行啊。”
喜哥儿如今已经和顾筠熟悉了,闻言不开心的努了努嘴,“小爹你是没有去山那边看,人多的很,能捉到这么多我们已经很厉害了。”
顾筠把知了收拾到一起,乐道:“小爹错了,你俩最厉害,行了吧。”
喜哥儿被迫接受了小爹这不怎么走心的道歉,周宵哭笑不得的望着他俩,自打喜哥儿来了后,自家小爹越活越回去了,如今的性子跟个小孩儿一样。
“这些加上前两日捉到的,也有三千多了,总不好一直冻着,收拾收拾,明天拉去镇上卖了吧。”顾筠开口道。
新鲜的知了五只一文钱,算是不低的价格了,但是知了是夏季特有的一道风味,饭馆一盘油炸知了二十只就能卖到二十文,所以喜哥儿每次去卖,都觉得亏的慌。
“我们去镇上的话叫上我大哥一起吧。”村长家里的知了每天都要去镇上卖,喜哥儿自是想着能拉上自家大哥就拉上的了。
“行,过几天就要收麦子了,明天去镇上买些猪肉回来,给你俩补些油水。”顾筠说着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