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嫣冷冷道:“聘礼送来的时候不必同我说,要退回去了,却得先同杨家知会一声。爹,你可真是女儿的好爹爹。”
“依照爹这样先受了聘礼再来告诉我的行事方式,想必这聘礼送来的时候,应当也是敲锣打鼓、招摇过市的吧?既然如此,这几大箱子在我董家多放一日,便多一人以为我要嫁到杨家。爹是不是就是这么希望的?”
董承被女儿怼的无话说,他摆了摆手,“罢了罢了,那你今日就去见杨修吧,你们见了面,你将你想问的都问了,若真的要退,便一并和杨家父子说了,也好叫你安心。”
董嫣盯着父亲,“好啊,我现在就去。”
说着,董嫣即刻便要出门,除了自己一个人在与天子车队走散后遇到危险时,她从来没有走得这么快过。
董承紧紧跟着她,他走他女儿身边,董嫣却忽然停下了。
她定定望着父亲,眼中俱是疑惑,“爹,你究竟想干什么?女儿是真的不明白。若说你有野心,如今你在朝堂上又云淡风轻万事不争,要说你没有野心,却还要将女儿嫁到弘农杨氏,要让女儿做家主夫人。爹,你到底在想什么?”
董承愣了一下,随即语重心长道:“阿嫣,爹方才不是说了吗,爹是想让你过得幸福,想让你嫁一个值得的人。你只有嫁给心里有你的人,爹才能放心啊。”
董嫣反问:“可是爹,我也说了,我不喜欢杨修,嫁给一个我不喜欢的人,真的能幸福吗?”
董承缓缓道:“他待你千般好、万般好,日子长了,你会喜欢上他的。可你要想这样去捂热一个男人的心,却是很难、很难。”
董嫣喃喃:“日子长了,我便会忘了我曾那样喜欢过的人吗?”她看向父亲,“那为什么,爹爹到如今还没有续弦?我如今还没有继母?”
“阿嫣!”董承万没想到女儿竟然会提起亡妻,董嫣和兄姐皆是董承的发妻冯氏所出,但冯氏在董嫣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距今已有近十年。
董承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感情是很深的,他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人都到了成婚的年纪后,自然而然的,两家便定下了亲事。
可生下了董姮、董凌和董嫣这三个孩子之后,董承便一直忙于征战。他南下中原,远离故土,跟着董卓混到了中原士族当中去。
从那之后,一年两年回家一趟也是常事。
是以董承此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冯氏去世之前,他与她见面的次数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少到董承回忆起她时,最常想起的还是他们青梅竹马的那一段年少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