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日清晨,董嫣捣鼓着昨日董奉给她带回来的那一大罐子药,从里面挖出一点儿来,均匀地抹在自己的伤口上。
董嫣昨日问过董奉,为什么直接把罐子给她,这样捧着回家不会很奇怪么?
董奉的理由是:懒得换容器,反正都能治伤,将就着用吧。
过了一会儿,董承的脚步声从院门口传来。
她知道今日董承上朝议事,不出意外的话应当会和文武百官共同商议迁都之事,所以董嫣格外留心董承回家的动静。
“爹!”她看了看铜镜,确认自己给自己抹的药差不多将伤口全部覆盖住了,便唤了一声父亲,朝他所在的地方走去。
“今日朝会如何?陛下怎么决断的?”
董承自然也知道女儿问的是什么事情,他正色道:“陛下,同意迁都了。”
“真的迁都?迁去许县吗?”
董承点了点头。
“如此一来,汉室,慢慢就会变成曹公的天下了。”董承轻轻叹了一声,眼中却没有了遗忘的戾气和不甘,似乎只是在为汉室哀叹和可惜。
董嫣知道父亲的意思,其实所有人都清楚,如果迁都许县,道曹操的故乡,那么曹操成为独揽大权的权臣只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如今的天下,如今的汉室,只靠天子的那一点点能量,是不够的。也许,这个时代会需要权臣。
董嫣道:“说不定曹公会是那个能够匡扶大汉的人呢。”
董承哪怕在想要争权夺利的时候,心里也是有汉室的,他是相信自己掌权之后,大汉能够在他的带领下复兴,越来越好的。
所以此时会有些怅然也是难免。
董承沉吟了一会儿,女儿又开口道:“爹,朝堂之上,有人反对迁都吗?”
“当然,最反对的就是杨太尉。”
这件事情并不在董嫣的意料之外,她真正想问的是:“那你还要带我去杨太尉府上上门道谢吗?”
董承闻言一愣。
他竟没有想到这一点。
自己本来和杨彪是一条战线上的,可不久之前因为董凌要去曹操麾下效力,董承决定不再和曹操争斗,今日在朝堂上虽然没有和曹操一党那样跳出来支持迁都,但也不似从前那样,曹操有什么政见想法都带头反对了。
况且今日议的这件事,是何等大事?
在汉室旧臣眼中,董承不反对迁都,放任天子被曹操转移到自己的老巢,那就等于是沦为了曹操一党。
虽说就算他董承真的当作今日之事没有发生,为了女儿的事情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