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才能让洛阳城中的流民、百姓有地可种,有饭可吃。
董承知道自己的小女儿从小就聪明,但初时听闻董嫣竟然提出了这个方法时,还是颇感惊讶的。
他心中隐隐生出几分复杂的情绪。
董嫣自小被他捧在掌心呵护,天真娇纵,哪怕家中遭逢变故,他也尽量让她不必涉足那些刀光剑影、权谋算计的世界。
可她什么时候开始那么在意万民生计?又什么时候对皇权、士族、军阀与百姓之间的这些弯弯绕绕有了这般见识?
董承莫名地想到了那个和女儿同行一路的郭嘉。
女儿对这个人真的只是单纯的朋友间的信任吗?
想到这里,董承心中五味杂陈。
不过,自从董凌向董承说了军屯一事后,董承便放手将北宫修缮的重任全权交给了董凌负责,他再也不管了。
一来董承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杨奉、韩暹二位将军达成合作,二来若真的因为修缮速度太慢被问责起来,董承将此事甩手交给了儿子是众人皆知的,他顶多担一个管教儿子无方的罪责,对他在朝中的地位影响不大。
这一日,董承终于等来了天子的召见,而前来传话的内侍越是提醒董承千万小心,天子正因杨安殿之事不快,董承就越是笃定,这一局,他要赢了。
第22章 韩暹生乱
“臣董承,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董承作为天子的岳丈,毕竟多了一层外戚的身份,越是怕人说闲话,在人臣之礼上就越是绝不会含糊。他三拜九叩已毕,刘协却早已不耐。
“董将军啊,你的北宫,究竟何时才能修缮完毕?张杨将军负责的南宫可是几日前就修好了,可朕听说,北宫那边的修缮进程,尚不足南宫一半。”
董承等的就是天子这一问,他面色悲戚:“陛下,北宫修缮之事臣先前是交由犬子负责的,臣前些日子也曾问过他,为何进程如此之慢。可犬子告诉臣,北宫迟迟不敢完工,实是因为犬子心中不忍啊!”
董承的这般回答倒的确引起了天子的兴致,他“哦?”了一声,等着董承继续说下去。
“陛下可知,南北二宫能够修缮的如此之快,全因洛阳城中的百姓帮忙。可百姓们为何来帮忙?是因为他们没有田地,没有房屋,没有饭吃,他们饿的快死了!陛下可到北宫去看看,洛阳城内但凡有一把力气的百姓,几乎都来修缮宫殿了,就是因为他们想换一口饭吃,哪怕这碗饭只能吃到宫殿修缮完毕。”
“多做一日的工,便能多吃一天的饭,百姓这样想,犬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