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怕不会成为皇帝也会成为一个亲王世子,最低也是一个贝子,绝不是一个普通人。
弘晖没法跟女儿说清楚,他力图活得真实,像个普通人那样过日子。很多普通人能做的事情他做起来就让人觉得很奇怪,就比如给皇父守孝,他想守孝二十七个月,但是大臣们都说二十七天就足够了!他想和媳妇孩子一家人过日子,但是很多人劝他,你要开枝散叶啊!
屁的开枝散叶!
他的犟劲儿上来了,觉得作为一个皇帝,大权在握,就不该在自己的事情上听那群人的,所以他决定要给老阿玛守孝二十七个月,就是不给自己找小老婆,毕竟那群秀女和嘉乐年纪大的差不多,他觉得自己真的选她们了不像个好人,像个混蛋。
弘晖也没给女儿解释什么是普通人,就说:“朝廷的事儿向来是要冷静处理,不会是一惊一乍的,不会是冲动上头的,要冷静的算计冷酷地做选择,圣祖就是这样,但是你玛法就不是,你玛法很多事都做的出人意料。”
嘉乐毕竟人生阅历浅,她不了解,只是单纯地以为在说前面两位皇帝的性格。如果真的了解,她也不会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快到了祭祀的日子。盛京留守的宗室,随同而来的大臣,和当地的官员一起参与祭祀。盛京三陵的位置很近,一天之中全部祭祀完毕,就等择日回京了。
百岁就在这时候和弘晖商量重修房子的事情。
弘晖考虑到这个儿子年纪不小了,也该跟着出来做事了。就说:“你想重建也行,朕给你人给你钱,怎么办你来做主,需要谁给你跑腿你来说。”
百岁想和小兄弟单独干,就说:“我们内务府挑一些官员就行了。”
弘晖没有劝,十万两银子对于皇家来说不算多。修缮皇宫这件事儿,说白了更多偏向于私事,与朝廷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能在这一件事上绊个跟头吃点儿亏对于年轻的百岁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个时候犯错能吸取经验,付出的代价是最小的。如果以后在朝廷大事上吃了亏,那付出的代价要比现在大得多。
“这是你办的头一件大事,朕允了。”
百岁高高兴兴走了。
然而这是亲儿子,是承托了三代君王希望的人,康熙对百岁很看重,雍正更是疼爱他如心肝,弘晖更是打心眼里疼爱他。
但是光疼爱他是不行的,养他除了让他吃饱穿暖还要交给他各种事情。
就比如这次他自动请缨重修皇宫,弘晖就决定亲自把关,要让他感受到难度,但是这个难度又不能挫伤了他的积极性,令他生出畏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