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听后脸色渐渐缓和,眯着眼道:”你已然入了书院,何不刻苦学习,早日考取功名,何必多此一举。””此言差矣,能巩固自身学识,亦可助力他人,同时还能赚取收入补贴家用,如此种种,岂不快哉?””老伯身为读书人,自是明白小户人家供学艰难。其实读书之苦,不仅在学子自身,更累及身旁亲眷。为亲眷计,为家中减负,实乃为人子当尽之责。”
老伯倒茶的手,微微一顿,疑惑道:”你怎知老夫亦是读书人。”
贺渊嘴角轻扬,浅笑道:“昨日小生见卧房窗口处摆有一方书桌,其木桌上痕迹斑驳深邃,屋中萦绕着一抹淡淡书墨香,由此不难推断,户主是位学识渊博之人。”
老伯将茶水一饮而尽:”原来如此,还真是后生可畏啊,往日榕树下听书时,老夫便觉得你是位能人,只可惜相识恨晚,明日老夫就要启程赶往府县。””若非如此,定与要你好好谈论一番学术,我虽为举人,可唯一的儿子,却不喜文墨,一心钻研生意,可惜,可惜啊。”
贺渊温声宽慰道:“老伯莫要叹息,世间事皆两全,令郎擅长商贾之道,亦是一种成就,晚辈有幸得您赏识,也是莫大机缘。”
老伯淡淡一笑,对孟洪轻声说:“有劳孟洪君费心,且准备好纸笔,等契书写好,就可以签字画押了。”
第67章
契书统共三份, 一份归户主,一份归租客,还有一份则交由伢行留存。户主与租客皆需向伢行给付二百文的佣金。
老伯将于清给的六两银钱装入钱袋, 而后接过契书, 详加审视一番, 这才开口道:“如此甚好, 老夫尚有事务缠身, 这便先离去了。”
言罢, 他牵着小姑娘的手, 行至门口时,又回头说道:“小先生,屋后方乃是一大片耕地,其中有我一小块,地前有棵橘树,只是长久荒废了, 倘若不嫌弃, 可种些小菜。”
贺渊欣喜万分,连忙起身,快步趋近老伯,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怎会嫌弃,晚辈是欢喜极了,多谢老伯。”
老伯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反正闲着也是荒草丛生,求学之路漫漫,愿小先生坚守初心, 咱们后会有期。”
二人回到铺子。
于清手持契书, 双目闪闪发光,紧紧攥住贺渊的手, 满心欢喜说道:“虽说贵了些,不过好在这房子颇为不错,往后咱们这一家子能舒坦不少。”
贺母收罢小摊,将铁盆端进铺子,兴冲冲地说道:“清哥儿,趁着天色尚早,快领我去瞧瞧。”
“那阿渊留下看店,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