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悦地瞪了贺渊一眼,恼火道:“我煮个饭,你一直搁旁边叭叭叭,烦不烦呀?你能行,你咋不来啊?还叫我做甚?我熬过的鱼汤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能不晓得吗?”
贺渊被噎得哑口无言,只好苦笑摇摇头,继续烧火,眼见鱼汤也快出锅时,他就回房喊于清出来吃饭。
于清早上没吃饭,中午就吃了几个鸡蛋,自然是饿了,三人围坐在灶屋小木桌旁,天已完全黑透,贺渊点亮一根蜡烛,立于木桌中央。
贺渊全程皱着眉,三两口扒拉完饭菜,那小哥儿真是鬼话连篇,连清哥半根手指头都比不上,还在那吹牛,这些年也是苦了大山哥,不但要带娃,还得吃猪食。
各种味儿掺杂一块,其中还夹带一股腥味,早知如此,不如不洗鱼还浪费水。
饭后,贺渊将剩的大半鱼汤,倒给了土小黄,小狗崽倒是吃的直摇尾巴,给予贺小云高度认可。
………………
时光荏苒,转眼间半月悄然溜走。
期间贺渊还带小文盲去了衙门,将于清的贱籍销去,入了贺家的籍。
于清没读过书,连大河村都没离开过几回,更不懂大夏朝律法,天真认为拿了契书,自己便是平民了。
那日于清很高兴,贺渊也很兴奋,毕竟头一回见在床上如此配合的于清,只穿了一件小衣,乖乖地坐在床上等着他。
两人小日子过得充实,人住在农家,几乎没有闲暇时刻,总有忙不完的活计。
清晨,趁着气温凉爽,他便去大河取水,浇灌旱地,闲时就与于清上山砍竹子,回来后,贺渊会耐心地教于清编织竹扇。
贺渊凭借上辈子,从书本学来的知识,每日空闲时,他便上山挖草药,拿去镇上卖一回,也能赚七十文钱哩。
此时,贺渊忙碌于瓜田旁,与柱小子合力搭建草棚,没办法,贺渊不会搭草棚,只好喊上柱小子前来帮忙。
西瓜与甜瓜也逐渐长成一个个小圆球,每当有人路过时,见瓜田长这么多瓜,便一阵唏嘘。
直夸贺渊傻人有傻福,以后定是有大出息,令村人羡慕不已,其中不乏有哥儿,姐儿私下埋汰于清,别看贺渊如今对清哥儿百依百顺,可日子还长呢,汉子一有出息,两口子不得生出二心。
村中闲话贺渊全然不知,他望着瓜田,喜在心头,照顾瓜田也更上心了,毕竟,这是赚钱的小祖宗,可不得好生伺候,但即便如此小心,仍有两根西瓜藤不争气枯萎了。
好在,甜瓜足够争气,加上他照顾西瓜藤时,对甜瓜也难免上心,一根瓜藤上结满了甜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