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1 / 5)

推翻了清朝就不要皇帝了吗?那又由何人引领华夏?

退一万步说,那位伟人和水镜里授勋的那个人,难道就不是后世的皇帝吗?!

第132章 祝福4

惊人的消息在众人心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楚棠却仍是毫无所觉,她将这个问题轻轻宕开翻到下一页课件。

【我们还可以看一看他书房的陈设。】

【墙壁上挂着朱拓的大“夀”字,陈抟老祖写的。陈抟老祖是个道士,他的思想对宋元理学和道教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两边挂着对联,一边脱落,一边写着“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呵~”水镜下的柳宗元忽然冷冷一哂。

刘禹锡感到奇怪:“子厚为何发笑?”

柳宗元眼中微有讽意:“鲁四老爷先前大骂新党和那康有为时,可半分看不出心气平和的模样。”

柳宗元亦有革新之意,时人有以新党目之,故而对此多了几分敏感。

刘禹锡闻此亦深以为然:“昔年嵇、阮二士不满司马氏以名教标榜,非汤武而薄周孔,非是真论周公、孔子之过,惟厌恶名教之虚伪耳。鲁四老爷标榜理学空谈心性,依我看,比之嵇、阮二人嘲讽的伪士,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人对视一眼,对那所谓理学也生出了几分迟疑。

北宋。

苏轼觉得好奇:“文章无闲笔,倒不知这脱落的上联是何内容。”

话音刚落,就见水镜后的楚棠仿佛听见她的问题似的,接着道:【这副对联也有些说道,出自朱熹的《论语集注》,上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朱熹是理学大家,他注的《论语》更是后世科考的官方教材,挂“朱子语录”,符合鲁四老爷理学监生的身份。】

宋朝。

苏轼以手支颌:“官方教材?如此说来,那朱熹倒是我大宋的董仲舒一类人物?”

董仲舒谏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儒家在庙堂的地位,也难怪苏轼作此联想。

鹅湖。

被两边学子许许多多眼睛注视着的朱熹险些维持不住谦和凝重的神情,为《论语》等先圣典籍作注是他毕生的追求,“品节详明”等句也的确是他在注解中写下的文字,但后世科考的官方教材???

朱熹的眉头紧紧皱起,少年时期,他亦曾如诸学子一般务力科举,然而如今年岁渐长,所学渐深,他愈发觉得科举之制在时下非但无利,简直是多有弊端了!书院私塾皆成了名利场,为学之目的好似只有一功名利禄,而一旦舍弃科举之业,则万事无为,这样的科举又怎能

最新小说: 权力:巅峰之路 统领全军!世界各国跪求我当教官 综影视之交换世界 我儿大孝:开局狂塞绝色仙妻 将嫁 综穿:清宁入我怀 亿万总裁天天想娶我 八零大院,撩爆男主的首长叔叔 影视综,带着拖油瓶在世界荡 开局发老婆,我不无敌谁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