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2 / 6)

尉还真是踢球踢来的!

赵匡胤当场脸黑了几个度,其他宋人尤其士大夫也颇觉有些抹不开面子,小说家言不尽为真,但它流传度广啊!

汴京城里。

三苏父子因着刚刚一闪而过的文字面面相觑:“书中写的小苏学士,不能是我们苏家人吧?!”

怪就怪这个姓太敏感了。

苏辙还有一句话没说,小说野史多爱附会,或为权贵或为名流,以他们兄弟二人未来在国朝的声名,这“小苏学士”指的是谁还真不好说。

【我们知道,水浒的主角是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那么按照惯例,主角应该最先出场,可是书中却偏偏先写了一个高俅,还将他的发迹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是为什么?】

苏州。

金圣叹眨眨眼,总感觉……自己好像又要出场了?

果然——

【根据金圣叹的说法,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如果先写梁山好汉,那给人的感觉就是百姓无由生乱造反,但先写高俅,小人得势,反面形象首先就立起来了。

庙堂污浊,帝王昏聩,统治阶级无法保持自身的清明,那么当然失去了对下民的约束力,甚至会变本加厉地去迫害下民,这样,读者看到的就不是下民不逊,而是朝堂不察。

换句话说,乱自上作,正是官逼民反的代名词。】

好么,不仅绕回了官逼民反,还加了个乱自上作!

赵匡胤一口牙都要咬碎了。

太极宫。

李世民神情微沉,却不似先前凝重,反是道:“如此说来,《水浒传》之题旨,倒也堪称雅正。”

第126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6

“晋灵公不君,则书史以戒;宋室庙堂昏,则以话本杂说垂范,以救人心。小说家而有史家笔法,确是雅正。”一直垂眼缄言的房玄龄认同道。

旁边的孔颖达也接过话头,他才高学富,曾为前代典籍作疏,也更擅长发明幽微:

“先时,周代设采诗之官以明得失,人有怨谤,歌之于诗,上达天听。仁人君子,即赖此以讽谏其君。《水浒传》言乱自上作,正是《诗经》风雅之意。”

以史为鉴是贞观君臣的共识,李世民对二人的话深以为然:“当年隋室暴虐,海内沸腾,反隋之军四起,何尝不是因为乱自上作?”

他既叹息又觉可戒,帝昏国乱,从古亦然。

君臣三人的谈话俱是良正之言,想来传世之书,必有补救人心之义。先时对“逼上梁

最新小说: 小姑奶奶下山了,在桥洞底下摆摊算命 低声些,难道带球跑很光彩吗 我在娱乐圈当卧底 TOP:天降萌妹 虚拟世界1 新的开始?还是CP之间的甜蜜呢? 关于我在海底小纵队的那些事 上晓下薛 TF家族:错爱 TNT:亲爱的猫猫,相遇已是上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