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2 / 4)

元了呗?

【北伐准备如火如荼,但是不久之后,辛弃疾就发现韩侂胄的军事准备很不充分。辛弃疾虽然很想北伐,但他更清醒理智,他很清楚准备不充分就是去送人头,所以提醒韩侂胄谨慎考虑,谋定而后动。

结果韩侂胄表示:你懂什么,一边去!后来就真的把辛弃疾调离前线了。】

刘彻:???

“不是,他听不懂人话?”

李世民摇头:“何以如此不听人言。”

嬴政言简意赅:“蠢货。”

汴京城中的赵匡胤只剩捶拳,家国不幸啊!

南宋。

辛弃疾执杯的手颤了颤,眼中燃起来的光倏然一黯。

一旁的陈亮也有些悲伤:“幼安兄……”

辛弃疾微不可察地摇摇头:“我一身荣之辱进退不足惜,只是担忧,若当真贸然出兵,朝廷必将损失惨重。”

北伐失败的下场是什么,他们甚至不需要翻前代书史,只看宋之一朝即能预料。

【所以说,辛弃疾在词中运用刘义隆的典故,就是想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并韩侂胄,不要草率出兵。

我们还可以和上阕中刘裕的典故联系起来看,刘裕与刘义隆一对父子,同兴北伐,却是一胜一败,原因唯在“草草”二字而已。两相对比之间,正是希望朝廷能吸取历史教训,明确北伐的正确做法。】

“用事贴切,一片殷殷之心,辛词壮也。”苏轼叹服了。

苏洵叹息:“只怕时人,不明白这词中的殷殷之心。”

【但很明显,无人在意。开禧二年,韩侂胄举兵北伐,其结果与辛弃疾预料的一样,宋军大败,开禧三年,宋金再次议和。】

南宋。

辛弃疾的拳头狠狠砸在桌案上,杯中酒水四溢:“可恨!”

他咬牙切齿,即使心中早有预料,听到这个消息却仍难以平静。

“议和,议和,又是议和,难道大宋就该被金人欺压至此吗?!”

皇宫。

宋孝宗赵眘嘴唇紧抿,一张脸沉得可怕,当年隆兴和议,他便觉屈辱,如今又来了个开禧和议,屡屡丧权辱国,他有何面目去见先祖?

韩府。

韩侂胄久久失语,怔愣不能言。

前朝诸人又气又叹,纷纷骂起了不信忠良的君王庸将。而诸位帝王却是被末尾那几个字惊到:

“再次议和,那个宋朝到底议了几次和?!”

【其实,韩侂胄虽然北伐失败,但对于南宋来说,愿意北伐已经是很大的突破了。

韩侂胄是宰相韩琦的后代

最新小说: 痴傻十八年,开局创出修仙法 神甲赘婿:这个赘婿的机甲有点狠 谍战:一不小心真成了鬼子贵族 过湘江后,我打满全场,歼敌百万 仙福齐天 快穿:强制文男主竟是绿茶小狗 修罗场中心:黑莲花被心尖宠 折春漪 直播原神,古人全麻了 才华赢不了资本,关我红歌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