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5 / 6)

是得罪人。

苏轼也明白这一点,他想起先前讲的郁达夫,这样的人,是民族的义士,却是敌人的仇雠,从白居易选择作乐府开始,他便已经走到权贵的对立面了吧?

他轻叹:“白香山的诗里,亦有人民。”

人民的诗人,才会得到后世人民的敬仰,这便是楚棠他们的价值选择吧?!

第57章 琵琶行7

【中唐时期,宦官势大,白居易这首《卖炭翁》可谓是戳了他们的肺管子。但类似诗歌岂止一首?白氏的讽喻诗以《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为代表的,首首尖锐深刻,我们简单摘取几句。】

【《重赋》一诗,揭露的是统治者对民众的残酷剥削: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百姓们种植桑麻、绩麻纺丝,所求的不过是让自己活下来,但是沉重的赋税让他们连这一点小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百姓们的生活是“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官府中是什么景象呢?——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非常纯熟,用浅切的语言将事件娓娓道来,中间又穿插大量的环境渲染,再将百姓生活情状与官库的实际情境形成对比,所达到的艺术效果自然触目惊心,但更触目惊心的,是他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事,那就是他看到的现实。】

乡野。

有农户禁不住偷偷饮泣,是啊,这哪里是诗,这就是他们经历过的现实啊。

与此同时,那些鱼肉乡里的县尉官吏却像被踩中了尾巴似的,暴跳如雷:“一派胡言!百姓交税天经地义,他白居易是什么人,也敢置喙此事?该参,该贬!”

“不错!我们让交的只是一些余物,哪有那么夸张,此人分明是危言耸听!”

“可是……本来就没有余物啊!”

一个刚刚步入官场的文书小声反驳,很快就被身旁的人拽住袖子,无声示警。

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诗中所写俱是真实,那丝绸绢帛,根本不是什么“余物”,而是百姓生计所系,这些东西全被州郡长官强征了去,标榜成所谓的政绩,讨好上级,换来朝廷的一点嘉奖,至于治下百姓过得怎么样,谁又在乎?

我有我的青云路。

终南山。

李白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在这开元天宝,哪见过这般景象?

“白居易之诗确实与你颇有渊源,两相对照之句,似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最新小说: 修罗场中心:黑莲花被心尖宠 折春漪 道友,你在和谁说话? 仙福齐天 神甲赘婿:这个赘婿的机甲有点狠 痴傻十八年,开局创出修仙法 谍战:一不小心真成了鬼子贵族 过湘江后,我打满全场,歼敌百万 快穿:强制文男主竟是绿茶小狗 直播原神,古人全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