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5 / 6)

虽然寥寥几笔,然而流畅精益、文从字顺,与连篇累牍的骈文截然不同,倒是和他提倡的古文颇为相似,细读之下还更为平易,当下便喜欢上了三分。

“我便说,古文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他神情振奋地铺纸,准备给柳宗元修书一封,再详细阐释自己的古文主张,时下文风,该变了。

北宋。

苏辙道:“楚姑娘说宋人爱说理,不知兄长的《赤壁赋》是否也有说理之句。”

苏轼状似认真地想了想,道:“或许是略论了几句曹操的败亡之理?”他觉得自己还是很喜欢议论古今的,名字都叫赤壁赋了,一定会写到赤壁之战的吧?

“说来,我新近读史书略有所感,构思了一篇《始皇论》,待写成之后,再与你品鉴。”

苏辙一喜:“甚好!那便坐等拜读兄长大作了。”

【但其实仔细来看,郁达夫这段话颇有些疏漏,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古典诗文中,秋的情调都不尽然是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比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又比如苏轼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还比如这两首。】楚棠没有再念,而是将文字放了出来,众人一齐感兴趣地抬头去看。

“《浪淘沙·北戴河》,这是一首词?北戴河又是何地?”

带着疑惑,大家慢慢品读起来。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奉天殿。

朱元璋猛然一惊:“这是那个人写的词!”

楚棠虽然没有明说,但词中的气势,还有末尾那句“换了人间”都非常熟悉,俨然是那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翻版!

太极宫。

李世民也被这首词给摄住了:“大雨落幽燕,则雨有铺天盖地之势,笼罩幽燕之地。滔天白浪翻涌,似与雨相接,更见水天茫茫、河浪莽莽之势。只这一句,便是压倒所有写秋的诗篇,此人气势何其磅礴!”

他继续往下读:……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当年曹操跃马扬鞭,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之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想来便是化用其句,但萧瑟秋风恰似当年,人间已然变换一新……”

李世民说不下去了,他和朱元璋想到了同一个问题:换新天、换人间,后世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才会让人写出这样的惊人之句?!

帝王个个心惊,文人学士则为这首词中蕴含的气势所震惊。

最新小说: 道友,你在和谁说话? 谍战:一不小心真成了鬼子贵族 折春漪 仙福齐天 过湘江后,我打满全场,歼敌百万 直播原神,古人全麻了 修罗场中心:黑莲花被心尖宠 痴傻十八年,开局创出修仙法 快穿:强制文男主竟是绿茶小狗 神甲赘婿:这个赘婿的机甲有点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