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眼了,等自己当上宰相,一定要给李林甫点颜色看看。但很快他就高兴不起来了,水镜一出,别说当宰相了,他的小命还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杨国忠对内把李林甫的肮脏手段学了个十成十,并发扬光大。比如说,关中发生了水旱灾害,朝廷该赈灾吧。杨国忠对李隆基说没事没事,都是小问题,没有影响收成,陛下您安心玩着吧!李隆基一听,那敢情好,就没有管了。于是关中百姓又送了,民怨沸腾。】
咸阳。
嬴政抿唇,不做评价。
太蠢了!套用楚棠之前说过的话,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刘彻一摊手,确信了,李隆基真的是昏了头。
太极宫。
李世民的胸口不断起伏:“荒唐!荒唐!”李隆基,他的脑子被狗吃掉了吗?!
【但杨国忠说中了一件事,安禄山要谋反。但李隆基没信,等到范阳起兵的消息传来,李隆基第一反应是有人造谣。后来叛军长驱直入,渡过黄河攻占洛阳,窥伺长安。
本来长安也不会失守,郭子仪、李光弼两路大军连克河北十几个郡,截断了叛军的后路。大将哥舒翰据守潼关,等待时机。到时候大军集结,几面夹击,叛军直接玩完。
但杨国忠担心哥舒翰打胜仗回来自己相位不保,于是跟唐玄宗说通关外的叛军不堪一击,玄宗一听,接二连二派人催哥舒翰出关迎敌。哥舒翰知道出关必败,但君命难违,只好痛哭一场,带兵出关,正中叛军的埋伏,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李世民啪地一声,重重地将拳头捶在桌案上,周身怒气四溢。堂下的大臣心里一凛,纷纷拱手相权:
“陛下息怒啊,可别气坏了身子。”
一旁的长孙皇后也是抓住他的手劝慰:“是啊二哥,你在这里生气,也不能改变分毫。水镜既然是投放到历朝历代,想来那玄宗朝也能看到,说不定一切还未发生呢!”
李世民以手掩面,不觉哭了出来:“良将守国,奸佞进谗,天子献关。李隆基怎么对得起浴血的将士,怎么对得起大唐的百姓?!”
两次听到功败垂成的郭子仪虎目圆睁,眼中几欲喷火:“杨国忠,可恨!”
哥舒翰亦是气得一刀削下桌角:“贼子当诛!”
他们不敢骂那昏聩的君主,只好骂进谗言的奸臣,可心中到底是生出了几分怨怼。
何曾想,大好形势,竟是被君王亲自断送。
【潼关失守,长安危急,李隆基仓皇入蜀,所以才有后来杜甫诗中的一切。大家会发现,在杜甫经历中年危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