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4 / 5)

亲耳听过三峡两岸猿鸣的郦道元对这一句感受颇深。

唐朝。

孟浩然因“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见恶于玄宗,此后在仕途上屡屡碰壁的他再不愿意蹭蹬与官场,故而决定离开长安,漫游山水。

如今他恰在吴越一带游览,晚宿于建德江处。时下天色向晚,洲渚之上烟雾迷蒙,可杜甫诗里对沙渚的描绘,却与他眼前所见截然不同:

“天高云淡,所以沙渚格外清冽、洁白无垢,‘鸟飞回’又与上句的‘风急’暗合上一句凛寒悲哀,下一句幽洁凄清,无一个废字,读之令人泪下,无怪乎后世的评价如此之高。”

他被杜甫诗中的情绪感染了,忽然诗兴大发,望着江上茫茫叹息吟诵:“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我们先看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罗列了六个意象,急风,表明风很猛烈;天高,则可以暗示出诗人的渺小;猿啸哀,这个大家初中学过,郦道元的《三峡》里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猿啼声素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之称,杜甫当时在夔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听到的也是三峡的猿声。】

北魏。

不曾想自己也会被提到的郦道元一脸惊喜,他的《水经注》也流传到后世了?还和魏武帝他们的诗作一样成为了学子的必学篇章?!

郦道元手忙脚乱地翻出自己的书稿,自己闲来作书竟然代代流传,那岂非每一代勘探水文地理之人都会读到?!他忽然感觉压力山大,暗暗下定决心,往后一定更仔细地勘察地势水文,争取给后世留下一本详细完备又描写精当的地理著作。

北宋。《水经注》的资深读者苏轼眼睛都亮了:“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昔年陶靖节有诗曰,泛览周王卷,流观山海图,言及读书之乐,读《水经注》,亦是人生一大乐事!”

苏辙懂得哥哥对《水经注》的喜爱,但是……:“兄长你读就读,能别把书拿走了吗?”

我也很想看啊!

【顺带一提,猿啼这个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明代的文学家徐渭创作了四部短剧,合称《四声猿》,取的就是“猿鸣三声泪沾裳”之意,鸣四声就更是断肠之声了。所以看到猿啼之类的句子大家一定要敏感一点啊!】

奉天殿。

朱元璋笑得合不拢嘴:“好啊,听了这么久终于听到了一个咱大明的文人了,徐渭真是给咱争气,给大明争气!咱要好好嘉奖他!”

“还不知道这个徐渭是哪年生人呢!”朱棣幽幽

最新小说: 关于我在海底小纵队的那些事 低声些,难道带球跑很光彩吗 TNT:亲爱的猫猫,相遇已是上上签 上晓下薛 TOP:天降萌妹 小姑奶奶下山了,在桥洞底下摆摊算命 综影视:雪棠 虚拟世界1 综影视:沉迷造反无法自拔 在系列文里修bug(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