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3 / 6)

决然的姿态进行抗争。他的归隐,何尝不是对世俗的反抗?

我没有办法再造新天,我也不愿与你们合作,我们桥归桥,路归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说得好!”王绩豁然站起,神色激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先生是真名士!”

宣州,谢朓楼上,李白大声吟诵着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白居易摇头感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潜也是一流人物。”

曹营。

曹操叹道:“后世之课文将陶诗与我之作编在一起,应是想将我二人的人生态度作以比照,使学子各有感悟,这份用心倒也难得。”

许都。

曹植道:“父亲进取,以诗招降;陶诗恬淡,以隐居明志。究其本源,倒也算同归。只是丈夫生于天地,当建金石之功,辞赋只是小道罢了。”

杨修一拱手:“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公子与陶先生不同,是要做一番大事业之人,修愿随公子,实现心中大志。”

“好!”曹植脸上尽是少年意气,重重地拍了一把杨修的肩膀,“德祖果然是我的知音!”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陶渊明给出了自己的态度,最初的他,是一只失群的鸟儿,“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他找不到自己的栖身之处,桓玄、刘裕、刘敬宣,抑或后来的彭泽,都不能让他获得心灵的安定。

但还好,人间尚有寄托,“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松树能抗严寒,向来是坚贞的象征,“孤生松”更代表了一种非同一般的胆气。

这只鸟在经历了疲倦的飞翔之后,终于选定了这棵松树,他于空中敛翮落下,将生命交托给它——“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棵松树就是陶渊明的选择,我们可以说它代表躬耕田园的生活,但想来,应该有更深沉的意义。】

【元嘉四年,檀道济来访,劝陶渊明出仕,陶渊明拒绝了他。同年,陶渊明卒于浔阳。他的朋友颜延之获知,为他写作了一篇诔文。】

骤然听到水镜提到自己,颜延之却没有丝毫在意,他一脸紧张的看着陶渊明,眼中满是惊惶不可置信:“兄长,你……”

现在已经是元嘉元年,兄长,只有三年寿数了!

陶渊明却是不甚在意:“人固有一死,你又何必伤心,我尚有三四年的酒喝,足矣!”

【颜延之在后世虽然不如陶渊明出名,但当时亦是文坛翘

最新小说: 小姑奶奶下山了,在桥洞底下摆摊算命 在系列文里修bug(穿越) TNT:亲爱的猫猫,相遇已是上上签 虚拟世界1 综影视:雪棠 关于我在海底小纵队的那些事 低声些,难道带球跑很光彩吗 综影视:沉迷造反无法自拔 上晓下薛 TOP:天降萌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