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光,一点点融入了这个时代,尽管如此,她的生活圈子,也没怎么离开过边城,这次远行,她也是十分向往,不知大齐的京城,是否如同传言般繁华富饶。
“小妹,两旁除了树,啥都没有,你咋看了那么久。”
林二丫看着林立夏一直望着窗外,还以为有什么特别的景色,谁知,除了两旁高耸的树木,什么都没有。
“二姐,这叫欣赏。”
林立夏见二姐生了疑,忙随便编了个理由搪塞,又找了个话题,转移注意力。
“娘,咱们这新买的马车真好。”
“那是,我跟大姐挑了好久,这基本上是边城里相当豪华的马车了,据说,之前方家小姐的马车就是在这家定做的。”
林二丫听着小妹提起了马车,十分欢喜,这可是她与大姐,费了好大劲买来的。
林立夏仔细打量着马车,刚刚光顾着,想着心事,并没有太注意这马车。
这个马车比之前家中的还要宽敞,坐下七八个人不成问题,还可将凳箱撤下,边城床铺,也能睡下四五个人呢。
车厢的顶部,还有一层隔层,用来装行李,不占面积,占空间,设计的很是合理。
车厢若是撤下,可以放在马车的底部,有专门的架子刚好用于安放。还有一个折叠的小桌子,可以放些吃食,茶水之类,也可以卸下放在马车下面。
夏季的下午,容易疲累,母女几人都便将桌凳撤下,铺上褥子,在车里打盹。车外的徐良与林轩之串换着驾车,还能有个伴,互相说笑,不至于特别疲累。实在觉得疲乏的时候,便找个客栈,打个尖,再上路。
终于,经过三日,路过几个镇子,一行人到达了滨城。
滨城临海,气候宜人,冬日里比边城暖和,夏日里又没有边城的炎热,最主要,海产丰富。
马车进了城门,沿着青石板铺的街道向前行驶,街道的两旁,是整齐的商铺,刚刚到了申时,日头已经没有那么毒辣,街上的人逐渐多起来。
出发之前,林立夏和家人们特意做了充足的准备,大概路过多少个城池,每个地方的特色,哪个客栈靠谱,哪些小吃特别之类的等等。
“娘,前面就是客栈了,可以准备下车了。”
徐良说着,停下了马车,眼前是一座二层的客栈,名为乐喜客栈。
这是徐良在宛城读书时的同窗,推荐的客栈,说是在滨城里,很有历史。并且从掌柜到伙计,都十分客气友好,价钱也算是公道,饭菜可口,最主要,客人还可以从旁边的海货集市买了海货,在灶上自己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