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种多人顺路,共同租赁一辆马车的先例。
“良子哥,那是不一样的,这是官家的,有固定路线,固定出发时间的。”
林小丫也曾经与娘李氏,乘坐过徐良说的那种马车,马车的状况不好,人也挤得很,并不是很舒服。
“打造四个轮子的马车,并且,多加上两匹马,车底板四周装上座椅。”
林小丫将前世里,公交车的理论给摆了出来,上车先买票,一文钱一次,车厢里固定好投币的箱子,由车夫做监管。
车夫的工钱直接与收到的银钱挂钩,如此一来,车夫也便能尽职尽责的监管了。
林小丫寻思着,这个公共马车的主意,若是能成的话,以后可以制作出多重路线,如今来说,有一条主干道的环线即可。
春季到秋季,马车上只要有顶棚便可,这样夏日里凉爽,还不挡眼目,等到天气凉了,加上车厢,再点上小泥炉,即使冬日里也不感觉寒冷。
“那这用度,自是不少吧,不知道衙门里能不能通过呢。”
林满铜叹了口气,这主意听着新颖,怕是花费太高,衙门批不过。
“满铜叔,我倒感觉这主意不错,能不能实行,咱们自是做不得主的,只要能贡献自己的想法,就是好事。”
徐良觉得此事靠谱,若是成了,以后去衙门,直接给一文钱,坐着车就去了。
“我觉着,用度应该不少吧,那赶车的人,不是还得发工钱吗!衙门里也不可能一分不赚的啊!”
林大寒听了,也提出来自己的看法。
“爹,良子哥,大哥,公共马车需要有乘降站点,不可能随时停车,这样秩序会被打乱。”
林小丫又给众人举例子,比如要是路过林家铺子,这一站可以叫做什么街,什么路,但是如果林家铺子,出了银钱,这一站,便可以称为——林家铺子站。
这样铺子的名声随着赶车人,也就传出去。官府还收了费用,足够用来给车夫开工钱,以及牲口的草料。
每个站点,立一块木牌,写上站名。还可以在上面贴一些官府的告示,一举两得。
“满铜叔,这个点子你都记好了,明日上报就用这个,关乎百姓出行,还可以解决一些人员的生计问题。”
徐良听了林小丫的讲解,越发觉着可行。
“另外还有一种人力车,就像是一个大的椅子,一侧带一个大轱辘,靠人力拉着走的。”
林小丫觉着,若是等不到公共马车,有黄包车也不错,至少出行会方便的多。
“官府可以统一制作人力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