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保守的边城来说,并不容易实现。
林小丫如今,只好选择循序渐进。只是她的宗旨没有变化,她的药铺,除了细贵单品之外,将不出现药材。
她要将药斗子里,装满提纯好的药材颗粒,再做好换算,直接以颗粒配药,省去了回家煎煮的麻烦,更没了那么浓重的土腥味。
尤其,提纯过的药材,便都是精华,效果不言而喻了。
毕竟,设备的限制,不可能让林小丫,一切都随了心愿。她只能利用自己的学识与能力,争取做到最好。
林小丫先用戥子,将草药称重,再找来药碾子,将药材碾碎,最后,用研钵,将药材磨成粉末。用水或者烈酒,进行煎煮提纯成稠膏状。
另与糖粉、淀粉混合,直至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最后过细筛,挤成颗粒。
再置于火上烘烤干燥,干燥后,林小丫又过了遍筛,将黏连在一块的大块挑出,重新整粒,最后颗粒均匀即可。
“成了!”
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制药,林小丫还是第一次,因此,心中多少有些忐忑,好在过程还算顺利,只不过,这些都是小规模的实验,要想大批量的生产,工艺还有待提高。
林小丫为自己定好了目标,争取在今年之内能开起无药材的药铺。
只可惜,师父远游尚未归来,不然,定能给她更多的建议与帮助。
第二日一大早,林家铺子门前就热闹非凡,可这与铺子没有丝毫关系,而是顺德园开戏的地点,刚好是林家铺子对面的茶楼。
据说早早就围满了人,没买到票的,也都跟了来,凑个热闹。好在,顺德园戏班,打出公告,将在边城演出半月有余,状况才好了些许。
林家人也赶早入了场,戏台上,打板儿的,拉弦的,敲鼓的,吹笛的,齐全的很。
“听说,这顺德园戏班,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两个老板,一个叫三顺,一个叫四德,还是亲兄弟呢!”
林二丫就有这个本事,刚进了茶楼没多久,就探得了这戏班名字的由来。
“那三顺负责写话本,排戏,那四德,竟是台柱子!”
“啊,真的吗,二姐,我还以为那台柱子,是女子呢,刚刚见到,好美哦!”
林小丫很是郁闷,刚刚去茅房,碰上了个大美人,上去她就直接问了句“美女姐姐好!”后来,伙计告诉她那是台柱子,林小丫也没当回事。如今看来,竟然雌雄不辨了。
林小丫以为,自己没什么机会,再见到那大美人了。
今日的戏文,是类似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