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来找茬的。
李氏听到响动,用手擦了擦围裙,迈着大步从屋里出来。
“秀花姐,多亏了你家大寒救了我们家的荷花,这才没让白发人送黑发人,不然…我这心…”
为首之人正是夏李氏,她换了一身喜庆的红色袄子,进门就开始道谢,同时眼珠乱转地打量李家的院子。
虽然都在同一个村,夏李氏从没来过,院内杂物被归置得井井有条,看着很是温馨。
村里谣传李氏被休了,过得凄惨无比,可看家中几个娃子簇新的袄子,喜洋洋的,没一点伤心之色。
夏李氏旁边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书生,背着手,面容刻板,不发一言,正是夏荷的爹爹夏秀才。
昨夜,因为夏荷落水,家里闹了个天翻地覆,夏秀才听说夏荷被小子抱着上来的,当即慌了神,村里人不少都看到了,他闺女名节有损,以后可咋嫁人?
夏李氏对林家了解的多一些,又出了个馊主意,林大寒和夏荷年貌相当,都没有定下亲事,不如两家就结成亲家,皆大欢喜。
话本子里不是说了,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有以身相许。
把夏荷打发出去,夏李氏就觉得清静了,省得有个和夏秀才原配长相相似的闺女,让他时时刻刻不忘记原配。
夏秀才总是和夏荷一起回忆那个短命鬼,夏李氏无比糟心,偏生又不能和一个死人计较,她早就想把人嫁出去,别留着碍她的眼,奈何夏秀才觉得村里的小子都配不上他闺女。
这下好了,瞌睡有了枕头,困扰夏李氏的难题,突然有了解决的法子。
为避免夜长梦多,她在夜里备下礼品,早饭之后就把人带来道谢,身后,还跟着族里的亲戚。
“快快请进!”
面对如此情况,李氏摸不着头脑,但人家上门道谢,她总不能把人撵出去,只得笑脸相迎,“二丫,去,沏一壶茶来!”
十几个人进了屋里,或坐或站,和林满铜打招呼,字里行间都是夸赞林大寒见义勇为,如果没有他跳到冰窟窿里救人,等村里人都来了,夏荷这条命也保不住了。
“应该的,应该的!”
林满铜老实,面对一群人赞美,无所适从,只得频频给李氏使眼色,让她救场。
“这是夏荷吧,咋不在家里躺着,刚落了水就出门,可别受寒啊。”
李氏就知道不能指望自家男人,她想不通对方来意,左右家里现在就是这个条件,没有可图的,她一点儿都不担心。
“婶子,我挺好的。”
夏荷害羞,头垂得更低,只是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