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了些,并没有将自己在王府的境况再着人送给王太太。
这天李太太来拜访,顾桑苗的胭脂产品已然交货了,李家也在这上面大力宣传了一把,还学顾桑苗的在富兴隆的铺子前搭了个台子,当从表演如何让一个粗使婆子变成美丽贵妇人的过程,顾桑苗的胭指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一下子名声大噪,许多人慕名而来,非要买她的胭脂水粉。
可惜,只有五十套,很快就一抢而空,再想要,得等下个月。
而富兴隆真的在这五十套胭脂的带动下,生意火爆,连邻省的人也慕名前来买他们的胭脂。
李太太就是来与顾桑苗商量,去苏府开分店的事宜。
两人寒喧了一阵,喝过茶,顾桑苗道:“太太的想法很好,但邻省顶多只能提供十套产品。”
“这却为何?”李太太不解。
“还是饥饿销售的法子,要让所有人知道,这种胭脂,只有富兴隆才有,而富兴隆的总店就是杭府,要让杭府的人生出自豪感来,其他省的货都是富兴隆生产的,而且,咱们的货卖价高,太多了会滥大街,越是少,越说明出产的不容易,品质要求严格。” 顾桑苗道。
李太太由衷地夸道:“王妃看着年纪轻轻,经商却是极有头脑,好,妾身就听从王妃的。”
顾桑苗又让春儿送了李太太个牛角梳子,样式特别又精致:“对头皮很好的,太太以后就用这种梳子梳,会延缓衰老。”
李太太大喜,虽然这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但说明顾桑苗的心里已然将自己当成了朋友,也只有朋友间不在意礼物的贵贱,在乎送礼人的心意。
李太太随手赏了五两银子给春儿。
春儿细细看着那锭银子,忍不住又拿出一锭银子来与这锭对照。
李太太心头一惊,一脸尴尬,因为春儿拿出的那锭银子怕是足有二十两,自己却只赏了五银,这是嫌少么?
正想要裉下腕上的手镯,却听顾桑苗斥道:“春儿……”
春儿回过神来,对李太太讪笑道:“对不住,春儿不是嫌太太赏得少,而是觉得太太这银子,比这锭好看多了,雪白雪白的,您看这锭,看着多,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李太太看向那两锭银子,放在一起,确实颜色不太一样。
“这银子……不足称吧。”李太太迟疑着说道。
“不是不足称,应该不是足银,感觉掺了东西。”春儿道。
李太太脸色一变:“说起来,我家也有几锭这种银子,是铺子里收回来的,不是足银,那是掺了假?可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