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守两天了,没见着人影。”
大灾之时,县令不坐镇官衙救灾办事,却不知所踪,是怕灾民围着他讨吃么?
顾桑苗早就找过县衙了,除了几个衙役,连师爷的影子也见不着。
“你娘当然见不着县太爷啦,因为他根本不在县衙。”有个个子高些的,长相清秀的少年大声道。
顾桑苗将馍分成了好几小块,分给了几个孩子,却没给个高的那个。
他饿得厉害,面黄寡瘦的,倒也是个懂事的,没有仗着个子高大抢别人的,只是艰难地吞了吞口水,打算离去。
“喂,你叫什么名字。”顾桑苗道。
男孩回头,一脸诧异:“你问我吗?”
“嗯,就是你。”顾桑苗道。
“砚秋,金砚秋。”小少年说完就要走,似乎觉得她这里已经没有油水了,打算另想办法。
“很好听的名字。”顾桑苗追上两步道。
“要是饿死了,名字再好听也没用,连个墓碑都不会有。”金砚秋道。
“至少我记住了你的名字啊,何况名字是父母给的,上面牵托着父母的期望。”顾桑苗道。
少年干咧的嘴唇扯了扯,带着一抹嘲讽:“我连父母是谁都不知道,生下来就被扔了,能被寄托什么期望?”
“那你怎么知道你姓金叫砚秋?”顾桑苗继续跟上,很有耐性的跟他聊天。
“你很想知道吗?”少年停下,黑亮的眼睛里带着一丝玩味。
“嗯,但肯定要用东西交换对吗?”顾桑苗笑咪咪地问。
少年怔了怔,被看穿心思,露出一丝不自在,但随即被饥饿赶走,很直白地指出事实:“你已经没吃的了。”
“谁说的?”顾桑苗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块馍,掰了一半给他。
少年眼睛一亮,狠吞虎咽。
看他这种吃法,该有多少天没有吃过东西了?
顾桑苗忍下饥饿,将另一半也递给他。
少年却没接,眼睛紧盯着馍却道:“这是你最后的口粮吧。”
顾桑苗心头一暖,如此艰苦境地,还能想着别人,倒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我不饿,而且,我能找到吃的,你先吃了。”
少年将信将疑地看着她,到底受不了食物的诱惑,接过几口就吃了,顾桑苗又解下水壶,让他喝了两口 。
“不能多喝,不然会肿肚子。”夺过水壶道。
“好久没肿过肚子了。”少年抹了把嘴道。
这话听得顾桑苗心酸:正要问他,少年却抢先说了:“你想晓得县令大人在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