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头。人家是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而你不一样,你是我们家的宝贝女儿,你自己能赚钱,哪怕你要招赘都可以。你有钱,你买房,你们在外面生活,你哥哥嫂子都不会多说什么。”
柳母伸手用力地戳戳女儿的脑袋,“你这脑子怎么就不转弯呢?”
“妈,我就是很喜欢徐宗辉,喜欢了很多年。”柳月云没有办法忘记徐宗辉,她知道她妈说的那些道理,自己做不到,这些道理真不真实都无用。
中午的时候,徐晓晓和岑清泽去餐馆吃饭,他们没有开火。装书架的人装好一部分书架了,等下午的时候再继续装。
徐晓晓原本以为那些人能比较快装好书架,却没有想到要那么长的时间。
“装的书架有点多了。”徐晓晓不禁道。
“不算多。”岑清泽道,“等到以后还有用,这些书架没有那么容易坏的。这一次装了那些书架,后面短时间内应该不用再装。”
“是不用再装,我都没有那么多书可以放。”徐晓晓道,“倒是读者的信比我买的那些书都还要多。”
“这说明你受欢迎。”岑清泽道。
“确实比我想象之中的受欢迎。”徐晓晓道,“我曾经以为编辑都是哄我的,哪里有那么多读者的信。这一次寄了两大箱子,说是还有好多箱。还说他们之前都给我弄一个仓库放这些书信了。”
徐晓晓当时不觉得会有这么多心,她觉得编辑是懂得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一次,编辑陆陆续续给徐晓晓寄那些书信,说是有几十个箱子。经年累月下来,读者的信就多了。
最开始的时候,读者的信相对少一点,后面,读者的信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出版社那边愿意保留那些书信,主要是徐晓晓写的书真的很火。改革开放之前,徐晓晓的小说相对平稳一点,没有非常爆火。改革开放之后,徐晓晓的小说乘势而上,借着这一股东风飞了。
“在好的时机,猪都能飞。”徐晓晓道。
“不是,是你写得好。写得不够好,那些人不可能多看。”岑清泽道,“你还是很有文化水准的。”
“有读者写信说我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编辑不告诉我,我问了,编辑才说的。”徐晓晓道,“他们有拆开一些信,再让我给一些读者回信互动。”
徐晓晓想编辑当时是不是要说:差评,都别看。
“有一个读者,总是写信说剧情里的漏洞,说男女主怎么是那么想的,男女主是不是有病。”徐晓晓道,“男女主身边就都没有正常人吗?他们是不是疯子,只有疯子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