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只是这朝内对你的意见有着争论,朕想你给他们一个心服口服的理由。”
“朕要你当庭说给他们听,你做得到么?”
在文武百官前高谈阔论,这不仅考验应变能力,也极为窥见个人的魄力。
她素来狷介,行事风流不羁,若是过了这一关,便可立足于庙堂之间,成为不逊须眉的巾帼。
“草民卫初晴,谢陛下厚恩。”这个机会对于她来说,是求之不得。
她要东山再起,鱼跃龙门,便看此一战。
自秦朝,到如今的七玄王朝,可算是家天下,即一国一家一姓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七玄幅员辽阔,物资丰富,但这些都是属于一家之私产,只属于凌姓。
如此便存有一个隐患。这天下百姓千千万万,这手下能臣数以万计,做为天下的主人,怎能不防备家贼。要防着那些觊觎自己江山的匹夫,于是皇家对武器的管制甚为严格。
自古盐铁的专卖权属于国家,即便到了国库紧张时,当政者为充盈国库会专卖海盐贩售权,然后钢铁却是绝不外售,它牢牢的捏在当权者手里。
兵刃是带起战争的始作俑者,是不详之物。
只不过如今七玄承平已久,法令的实行不如建国初始,毕竟七玄幅员辽阔,通信不便,偏远之地,穷山恶水,法令到不了那里,如此一些山野汉子便愈发肆无忌惮,在一乡纵横做土霸王。
这些人是七玄不安的因素,要平复天下,必要剪去他们的羽翼。这羽翼便是他们手里的兵刃。
大小姐的建言便是收天下之兵。
皇帝虽是报以首肯的态度,然而底下的大臣们却是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有人道:“这个法令实在严苛。百姓们农作起居饮食都离不开铁器,若是把铁器都收尽了,她们连炊米的锅子,杀鱼的屠刀,下地的铁锄都没了,怎么过日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七玄的江山社稷好比行水的船,百姓是载舟的水,百姓过得风平浪静,七玄才能安和太平……”
这是以宁温舒为一派的清流党的劝谏之言。
而以淳于澈为一派的激进党却认同大小姐的建言。
“收天下之兵,有利国家久安,便于捕吏拿贼……”
两派立场对立,各执一词,左右都有理,这可让皇帝犯愁,究竟是要收兵刃还是任其自然?可江湖如今为了太阿剑再起争锋,当政者已嗅到了风雨将至的危险,亦想借此时机一平天下,让七玄长治久安。
“你打算今日说什么?那个宁御史对你颇有成见,三番几次刁难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