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这些士兵面貌分明,衣冠楚楚,堂堂正正,车马兵器一应聚全,仪仗旗鼓气势非凡。
太帅气了!我真帅!大小姐心里傻乐,眼珠子转来转去,恨不得飞到高台上,居高临下,俯视一切。
“陛下,这里有老兵新兵,参差不齐,微臣认为,行兵打仗,兵在精不在于多,招募的新兵都是一般民夫,如何与军师统训过的精锐铁军相提并论。此次出征讨伐契丹,必然要震慑敌方,让这些经验不足的新兵上战场有所不妥。万一有个差池,大失国体,得不偿失。”
常将军顾虑道。
皇帝点头,常将军说的是有道理的,不说经验,就说纪律性与战斗力,新兵便输了老兵,看来这个抽签的法子并不好,还是得调精兵。
“常将军说的在理,但我认为新兵未必不可上战场。”说话的人是明钰,他见皇帝犹豫,便开口了。
“喔?军师有何看法?”皇帝欣然问道。
“臣是赞同抽签定名额一事,它好在公平,会让人服气,这有助于军队的士气。”毕竟上了战场的士兵,凶险万分,尤其是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士兵去打仗等于一只脚踏入了鬼门关。如果只让精兵上场,那么不仅怠惰了新兵,也会让军队生出些怨气,英雄士气。
“可这些新兵的素质让人担忧。”常将军说得没错,新兵里大都粗识大字,不懂笔墨,文试那一关军师是放宽了试题,除了对特殊的人。这些人对于军中很多概念理解不了,而且血气方刚,目空一切,缺乏团队意识,缺乏凝聚力。
“不是谁一生下来就会打仗的,常将军,我知道你的顾虑,你担忧短短几日,这些新兵无法驯化。这一点你可以放心,他们既然当了兵,自然得有觉悟,保家卫国,忠于朝廷。”
“如果他们无法认知这一点,我会挨个提点。但我敢断言,上了战场,他们必然愿意勇猛作战,毫不怯战。”
明钰对新兵打着保票,让常将军无话可说,有些悻悻,其实他对新兵是有着偏私的看法。
倒也不是说瞧不起新兵,除了特殊人,他们都是为了维护军队的纪律,如同老兵会“欺负”新兵,“找茬”,“惩罚”,一有错就教训,但明白人知道这是锻炼新兵的意志力,加强他们的军事素质。
“朕放心你,这些新兵就交给你了。不过朕的忧虑,倒不是他们的素质。明钰,只要能够威慑契丹,扬我七玄国威,朕不在意过程。物资人马任你挑选,只要能胜,这都不是问题。你能保证么?”皇帝双眼微睁,淡淡地看着明钰。
“陛下,自古以来,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