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注有旁谱,平生编著了十七首乐谱,才情斐然,广受世人追捧。陛下,您想听的,贫道都知道,如果还不够,贫道可以说更多。”
慧觉双眼一睁,定定去瞧那个插话的人,眼里流光闪动,他此刻的心绪很复杂。她为什么要扯进来?她为什么不独善其身?她凭什么替他回话!
慧觉最后很愤怒,狠狠地瞪着她,有些话说了是要闯祸的,她想引火烧身么?
“原来你们早就熟识了,朕恭喜你了。”皇帝笑了笑,眼光似箭一般射在李冶身上,原来她们早就相认了,一个皈依,一个出家,还是放不开过去。
“我早就认他了,陛下,还想问什么?”李冶再也不贫道来贫道去,而是用了我。
皇帝又笑了,眼里是复杂难言的黑沉,“你不愧是你师傅的孩子,她教出来的人聪颖绝悟,不同凡响。朕好羡慕她,好本事,好心思……”
李冶敛目,见皇帝不再说下去,淡淡说道:“夜色已深,陛下好生休息,我们先告辞了。”
她站起身,与皇帝拜别,要与慧觉离开大殿。
“慢着,朕还有样要送给你。”皇帝打了个手势,身侧的公公端起他面前的酒盏放入托盘里,朝李冶走了过去。
“或许今夜,是我们最后一次相见,朕赠你这杯临别之酒,此后你我之前的恩怨都了结了。”皇帝似乎是对李冶在说,可双眼空洞,已然没了神采,会让人觉得他是对另一个人在说话。
“别喝,这酒有问题。”慧觉在李冶身侧低语,眼里透着戒备之色。
“今夜当真是不同寻常。”李冶冷定道,眼风扫了眼殿门口,并不听和尚的警告,托起了酒盏对皇帝说道:“饮下这盏酒之前,陛下可否让殿外之人进来?他一直隐在陛下身后,我很好奇,如果不见上他一面,会抱憾终身。”
她居然如此警觉,早知道他身后的那个影子。
皇帝忽而意味深长地说道:“好,朕成全你,你想要什么,现在我都可以答应你。秦槐!”
他大喝一声,眨眼间,他的身前出现了一个人,一身玄裳,似要融入了黑夜,殿内的烛光比不过白昼,而此人的双眼却比白昼仍要光明,海浪般的卷发,称着一张棱角分明的脸,透着烂漫的豪情,肆意的洒脱。
他就是皇帝身后的影子,出人意表的外貌,别具一格的气质。李冶见到他,心里疑惑,他这样的人应该是仗剑江湖,扶持道义的大侠,为何会隐入黑暗,做一个冷血无情,微不足道的暗卫?
“秦槐……好人物。”李冶心下一叹,端着酒盏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