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存在于你们这个地方,一个叫东汉时期出现的人。”这里并没有王莽篡权,光武复兴,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历史,所以卫初晴要讲这个人,显然很新鲜。
“他叫董宣,与张汤一般执法严酷,而且不畏权贵,最终得罪了上头,因而被贬官,死在赴任路上。
他曾为了一条无辜的性命,不顾湖阳公主的颜面,数落公主包庇凶犯的过错,揪出凶犯,当场处置,惹得光武帝龙颜大怒,最后碰柱捍卫公理,才得了强项令的名号。”
“同样是执法严明的廉吏,而他们背后的受益者却不同,一个是替皇帝排忧解难,一个替天下良民主持公道。
王爷你说,哪一个胸怀更博大?”在张汤与董宣的手里,王律实现了它的高尚与神圣。
“我不是要亵渎王律,只是这王律有时会与情理相饽,从道义上来讲,王爷刚才的所谓规矩,根本就是蛮不讲理。”根本是存心找别人的不自在,什么疏忽职守?他们是侍卫,又不是杂工,为何要受连带之过?
“在我眼中,不,应该是在所有百姓的心中,法条就像一个圣人,海纳百川,博大精深。
他踏足情理之上,神圣庄严,用他正义的眼睛看向世间所有的不平,他宁可容忍私人的损失,然而不能放过凌虐公众的邪恶。
这才是我们这些草民最崇敬的王法,每一个处置都能给人一个公道,而不是由执法者随心所欲,肆意滥用。”
“你认为我是在泄私恨?”淳于澈发觉她这矛头都是冲着自己而来,就是看不过眼他处罚侍卫。
是又如何?她拐了大弯,不就是为了指出他的不是么?不过被他回味出来,对上那双冷漠的眼睛,忽而发起了慌,哪还敢吭声,只是硬着头皮轻轻点头。
最后紧紧闭上了眼睛,等着对方的恼羞成怒,其实他作为王爷,一府之主,所有的决策也决定,由不得旁人来置喙。
她想他就算涵养深厚不翻脸,那么必然会生气的,通常他生气的时候,就会不理睬她。
没想到可等来的却是一声叹息,她愣了愣,想要睁开眼去看,可睁开一道缝,就被一只手压了下去,使她无法去瞧他此刻是什么神色?
“你可知何为政敌?”
“啊?”问这个做什么?她又不入官场,不知道又怎样?
“那你可知,本王为何可以放任你去乱人岗闹事?”
“这,明夕回来了么?”他既然知道了她闯的祸,明夕与那群丫头应是安全回府了。
“现在才懂得关心人。”真是个颠乱的性子,他若不问起,或许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