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后,他便会功高震主,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就算韩信一时不答应,内心也会猜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得到善终?但是阿玉的名字一出,唉,韩信关注的重点立刻就偏了!
什么?你要劝他率兵出走,与阿玉反目为仇,离公主远远的?这他可不乐意!】
【咸鱼突刺:典型的敢说阿玉坏话就同你当场翻脸的意思。而且,我觉得韩信从来没有想过阿玉会亏待他。因为他在大秦呆得久了,看得也多。始皇帝对立下功绩的王翦,李信,蒙恬,蒙毅等人都能得到善终。阿玉也学了始皇帝,很是善待功臣。武涉用的例子,对韩信而言,似乎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呢?】
章台殿。
嬴政的内心欣慰了几分。
朕心胸宽厚,从不过河拆桥,对待有功之臣就如周文王对姜太公一般,恩泽后代。
听天幕所言,熙和应当也容他一般,有容人之量,能吸引人才投奔。
楚地。
陈平轻呵一声,“……倒是傻人有傻福。”
面对这种挑拨之事,能够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放在心上。不像他们,会因为一点风吹草动思虑良久,为了争夺君主宠爱,更是费尽心机。
张良垂下眼眸,“为臣者,不易被外物所惑,如此忠君之心,难能可贵。和这样赤诚的臣子相处,君主应当很安心吧?”
不必猜忌用意,不必虚与委蛇。遇到难事,他只会站在身后,执行君主的命令,如一柄无所不往的利剑,让人望而生畏。这样的将军,确实让人动容。
陈平默默听着。
这就是武将与文臣的不同吧。他大概能猜到,为何天幕中的韩信明明是后来者,却仍能博得君主宠爱的缘由了。
天幕里,小辈们还在叽叽喳喳地讨论,假如韩信真的一气之下带兵出走,历史的结局是否会有不同?
【草莓甜心卷:这个说法不太成立。早在阿玉拿到完整虎符,夺得兵权之后,她便想方设法让这支军队完全忠于自己,而不是听令于其他武将。哪怕是蒙恬也无法越过阿玉的权限调动兵。韩信只有在阿玉准许的时候才有调兵的权力,这个还得有阿玉的亲笔信和专门的印章。此印章一分为二,合则生效,难以伪造。】
【我在太空开机甲:哦豁,也就是伪造诏书,假传军令的情况难以复刻?属实是阿玉走过一次的路,就不允许别人再学她钻空子。不过这也挺好的,即便有下属心生反意,也难以带兵出走。】
【草莓甜心卷:其实说句实话,在乾军之中,韩信的功绩固然很大,但是论起威望,阿玉才是乾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