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4)

便是本朝官员以及诸子百家一些有威望之人所说之言。

李斯翻开书卷,看到这一部分时,心里冒火。

此前长公主编书之时,便派人到各个有名望官员的府邸中,请他们诉说一些为官之道。

李斯也没想到公主能给他机会。

想到是能传扬到各地郡县,他十分重视,因此斟酌笔墨,认真写下了法家的理念,劝谏陛下的治国之道。

他足足写下了千余字的肺腑之言,并且花了数日进行修改润色。

可如今一看,虽然有他留下的言论,但是他所写的千字文在此书内却被删减得不到二十字!

李斯将书翻来覆去,找不到更多了。然后一看编书者实为叔孙通时,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叔孙通是儒家的人。

此间书册涉及名人之言,不只有他自己的百字文,还有不少儒家之人的言论,孔子,孟子,他的老师荀子的言论皆在其中,且占篇幅甚多。若只这些儒家先圣之言在其内也就罢了,可就连叔孙通自己的弟子都登了几篇百字文!

而法家只留了他与师兄韩非之言,甚至故去的韩非都有百字文!

这不是羞辱又是什么?

他李斯难道还比不过儒家一些尚未出名的小辈们?

李斯怒火中烧,气鼓鼓地瞪向了叔孙通。

叔孙通此时也在关注群臣的反应,很快就察觉到了李斯的视线。

夹带了点私货的叔孙通有点心虚,他当然知道李斯在气恼什么。

只不过当时在编制书册时,他有点收不住手,不好挪走前面儒家的,只能酌情删减一些后续字数较多的别家之言。

这种容易得罪人的事情,叔孙通虽然不想做,但是也不得不做。谁叫李廷尉写的文章最长,一篇的字数胜过别人十篇,让他不得不删呢。

他们两人视线短暂交锋,其余官员要么沉浸在书卷中,要么偶然发现,不太知晓内情。

此时,九江郡郡守已经翻到了第三部 分了,当他看到面对自然灾害,身为官员该如何作为的标题时,他瞪大了眼睛。

#若蝗虫过境,你该如何应对#

#治水要诀,堵不如疏,教你领会大禹治水的妙招#

#突发洪汛,该如何避灾救险#

#瘟疫肆虐,该如何正确隔离病患并且及时救治百姓#

#大旱之年,该如何从隔壁借粮,安抚黔首#

此等标题言简意赅,却格外地抓人眼球,与天幕小辈编的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最为关键的是——这种宝贵的知识,是他们能够学

最新小说: 折春漪 快穿:强制文男主竟是绿茶小狗 才华赢不了资本,关我红歌什么事 神甲赘婿:这个赘婿的机甲有点狠 仙福齐天 痴傻十八年,开局创出修仙法 修罗场中心:黑莲花被心尖宠 过湘江后,我打满全场,歼敌百万 谍战:一不小心真成了鬼子贵族 直播原神,古人全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