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几年磨砺了她的心气。
她不会希冀于帝王的怜悯,如今火药的研发已有重要突破。即便天下将乱,她也不至于居于弱势。
“报!”
外头传来一道急促的声音,打断了阿玉的思绪。
蒙恬下令让士兵入内,问道:“何事?”
“将军,陛下派来的使者已至。”该士兵回道。
蒙恬顿时面露欣喜,对着阿玉说道:“长公子,那定是陛下召您回咸阳的诏书。”
阿玉眼神微动,从案间起身,快步朝外而去了。
蒙恬不免失笑。
公子方才还在说些孩子话,但一听到陛下的传讯,还是会感到期待。
蒙恬望着仍然在行礼的士兵,亲自搀扶他起身,说道:“我们随公子一同去听陛下的诏令。”
那士兵起身后,面上却透露着忧色。
“将军,陛下以往派使者传讯,从不会派如此多的士兵随同……”
恐怕,是来者不善。
蒙恬神色微变,紧随其后。
而在外头,使者已至,长公子跪地听诏。
“……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1)”
使者宣读完诏书,他身边的那位寺人取出了一柄锋利的宝剑,呈给了阿玉。
阿玉抬眼。
只一眼,她就认出了这是父皇随身的佩剑之一,名剑太阿。
她没有接剑,反而是直视那位宣读诏书的使者,将其盯得有几分心虚。
“诏书与我一阅。”阿玉冷冷地说道。
那使者被阿玉的气势镇住,不过想到身后随同而来观刑的锐士们,他知晓长公子难逃一死,又有些小人得志。
他递与诏书:“长公子,请。”
阿玉跪在地上查看。
字迹,印章,皆是无错……这份诏书无疑是合法且生效的。按照大秦的律令,即便是大秦的公子,也无法违抗父皇之令。
阿玉看着诏书上字字说她不孝,要赐死她的命令,看着看着,泪水无故滴落,她面上却是笑着的。
“哈,哈哈……”
何等的荒唐!
父皇,亏您还是千古一帝。您竟如此无能,居然让这样一封诏书送到了儿臣面前!
见她观阅诏书已久,使者担心事情有变,催促道:“长公子,请您快快上路吧。若是您一再拖延,耽误了时辰,恐怕就要我们由这些卑贱之人代劳了。”
见到阿玉伸手去接太阿,蒙恬急呼道:“公子不可!”
使者见着蒙恬,先是惊讶,很快便又发难,“蒙恬将军,您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