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胸口拿出早上分发的窝窝或者饼子,即使有体温温着,也已经梆硬了,拿牙一咬就容易蹦了牙,弄的南方那些娇滴滴的女孩子,弄的眼泪模糊,但是在这里没有同情,只能自己慢慢适应。
夏夜每到这个时候就特别怀念大山叔,每天都会在胸口揣着一铁壶的烧刀子,觉着寒风冻透了衣服,抿一口能热乎半天,血液也沸腾起来,再干起活来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劳动的这些人当中就有县里和镇上的学生们,每天全身上下都弄的湿湿的。每天下工点李森会拉车将屯子里的人接回家烤火,而那些南方来的学生娃就惨了,不管男女一律住在帐篷里,那薄薄的一层布也不太挡风,不到几天,手肿脚肿脸肿,感冒的,每天时不时都能听到抽泣声,都真的接受了贫下中农教育。等夏夜他们劳动了一周离开时,兵团里的学生娃都一脸渴望的看着他们,也好想回去上学!
冬去春来,春来夏至,夏至秋到,一晃眼二年又过去了,屯里外面离着有三里多地的地方被建设了一个小火车站,那是专门小火车上山用的,专门给山的那边送补给,在常山屯也加了一站地,村民进山打山货更加便利了,可以到更深的地方。
夏夜和李丽春也没有几天就要高考了。这一年,学校开始了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要“一颗红心,多种准备”、“知识青年在农村大有作为”,要象董某某这样的先进人物学习,吹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序曲。
从64年开始,高中毕业生就要建立档案,班主任在高考前忙着核实学生的家庭情况,写鉴定,听说每人材料上都有结论,然后标上“此人适不适合被大学录取”。如果谁被班主任叫去谈话,哭着回来,那么肯定是清查出家庭中有隐瞒的历史问题。
夏夜,李丽春两人的家庭是根正苗红的,但是这时看着各种苗头,夏夜内心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想在这个时候踏入大学,那里将不会太平,最主要他不想闷着自己的良心,为了保全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想特立独行连累到自己。而且自己年纪还轻,完全可以等到高考恢复再考。于是当班主任拿着报名表让填写时,夏夜直接选择放弃了,虽然班主任多次劝说,但是夏夜死心的咬定要工作养家,没有办法牛不喝水总不能强按头。班主任也只能任由他。
在放弃了高考后,夏夜一心一意的在考虑拿到高中毕业证后做什么。夏夜想了几天,然后就去买了两瓶罐头、两瓶白干去了县矿区的采购科柳主任那里。因着上次过来得到县矿区要招工的消息,夏夜想让柳主任帮忙作为介绍人。这时进矿场可不只是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