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2 / 4)

几行文字,于是点支烟,汲着拖鞋走到书架前

这套公寓自带一个书架,这是令我欢喜的,或许那天找房子时,正是因为这个嵌入式原本积层式书架而马上拍板的。

书是文明与思想的载体。我喜欢有花架的房间。我从书架中抽出那本《世界大师思想精粹:马斯洛谈自我超越》

这本书不好读,我买了快一年了,依然没有读完,它不像读小说那么生动有趣,实际上他很枯燥。

读了十几页,我合上手中的书,闭上眼,边吸烟边想着书中的道理虽然这本书很枯燥,但却很有思想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的心得就是书能让人活得更明白!

诚然,有很多人认为,活得太明白了,并非一件好事。人生糊涂一些,反而会得到更多的乐趣。

但我极端地认为,这种乐趣只是一种庸俗的肤浅的无知的乐趣!

托尔斯泰的书就是不断迫使你追问自己为什么活着?英国作家伍尔夫对托尔斯泰是又爱又恨,她说托尔斯泰的书“在那些所有光华闪烁的花瓣的中心,总是蛰伏着一条蝎子”,所谓“蝎子”就是迫使我们追问自己为什么活着?

事实上,所有的作家都在追问自己,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大概或许就是写作所追寻的人生意义之所在!

不断地追问,不断地寻找,不断地明白,而让我自己活得更明白的,常常会把人逼向绝路。托尔斯泰就是一个震撼人心的例子,托尔斯泰在写作完《复活》之后,那时他已经82岁的高龄了,他离家出走了,原因是那个一直折磨着他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最后才客死在异乡的一个小火车站上。

诗人、作家以及所有艺术家自杀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我想这或许跟那种“蝎子”式的追问有关。

诚然,我们可以不去了解历史,我们可以不懂的人性,我们也可以不要追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我们反而会得到一种庸俗的肤浅的无知的乐趣。大部分不都是如此吗?

我走下床,走到书架前,把书搁在书架上,拉开绿色的窗帷,眺望着城市上方的夜空

久居城市的人,习惯了喧嚣习惯了嘈杂,习惯了被污染的空气习惯了被污染的水源,也习惯了没有深蓝色的夜空。很显然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个人都不会再有鉴赏夜空的闲情雅致

我们习惯了夜晚被大气污染了的黝黯天空,就像我们习惯了所存在的这个社会的理性规范,我们变得空洞无物,而且是一种渗透骨髓的虚伪,一种如鱼得水式的虚伪,一种无法意识到自己是虚伪的

最新小说: 谍战:一不小心真成了鬼子贵族 过湘江后,我打满全场,歼敌百万 神甲赘婿:这个赘婿的机甲有点狠 直播原神,古人全麻了 修罗场中心:黑莲花被心尖宠 道友,你在和谁说话? 痴傻十八年,开局创出修仙法 仙福齐天 折春漪 快穿:强制文男主竟是绿茶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