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中提出来的,关于相关论述,在那本书里有详尽的解说。
恋父情结也被称之为“厄勒克特拉情结”,这个名字来自于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阿伽门农在特洛伊战争之后被自己的妻子及情人谋杀了,他的女儿厄勒克特因母亲谋杀了父亲而决心替父报仇,并最终和其兄弟一起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并由此将“恋父情结”称之为厄勒克特拉情结。弗洛伊德指出:“分析的结果表明,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最原始的‘性愿望’,女儿的最早感情对象是父亲,而儿子的感情对象是母亲。”
“恋父情结”是指的就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双亲中的异性会越来越爱慕,越来越依恋,而对双亲中的同性则会产生排斥的情绪,甚至发展到极端还回出现杀父娶母或者嫁父代母的心理。
当然,这种心理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缓和,但是它依然会深深地潜藏在人的无意识之中,在适当的时候还会继续有所表现。
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恋父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每个女孩子在她童年的时候,在她少年的时候,对父亲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都有一种崇拜。每个女孩子,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恋父情结”,但是大部分女孩子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的恋父情结慢慢地会转移,她回成熟,她会投射到应该和她在一起的异性的身上,而有另一些无法打滑这个情结的人便会形成心理暗疾。如果恋父情结不能克服的话,人便可能一生都受其影响!
通俗地讲,“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
父亲正是女儿情感世界的启蒙者!弗洛伊德还称,父爱或母爱是儿童本能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丧失父母的爱与关怀意味着本能需要将无法获得满足,因此,失去父母的爱与关怀的可能也被儿童知觉为危险情景,与此相联系的焦虑也可称为“分离的焦虑”!
我觉得弗洛伊德不愧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级人物,因为凭本能直觉,我觉得他阐述得非常准确。
直到顾彤上了大学之后,她的“恋父情结”才逐渐淡化下来,这从她对我的依赖感减轻便可以感知出来。
当然,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问题,也没觉得有什么怪异之处。顾彤并没有心理问题,她美丽而聪慧,十七岁就考取了省城颇有有名气的服装学院!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一直是个很乖的学生,专心于学业而心无旁骛!
我相信她会找到一个她很爱的男人,她会找到属于她的终身幸福,到那时候,她的恋父情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