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也要去哥哥那里玩儿。
太后扶着赵月儿走过屏风,就听到女童清脆的笑声。太后年纪大了,在永州见故交含饴弄孙,隐隐艳羡,回宫后皇帝又始终与她有一层隔阂,唯有见到孙儿,太后才能生出些许喜色。
下月东山狩猎,皇帝出行要带上宓妃,太后怎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打的什么盘算,偏生她也是喜欢宓妃生的这对儿龙凤双胎,那一板一眼的绥儿,简直与他父皇一模一样,活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太后摇头长叹,自屏风后现身。
此时明裳正一脸无奈地看着窄榻里的兄妹俩,听到太后出来,忙转过身,带着乳母蹲身做礼。
太后让她不必多礼,走过去瞧自己的两个孙儿,当了祖母,是如何都看不够这两个小家伙,“来,让哀家抱抱。”
乳母小心翼翼地把小皇子交给太后,太后越看越喜欢这个皇孙,忍不住道:“这孩子与皇帝小时候一样,哀家还记得皇帝这么大,哀家怎么逗他都不笑,好似旁人欠了他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场的人闻言,皆掩唇失笑。
赵月儿在旁边轻扶着太后的手臂,柔声,“月儿瞧着,小皇子的眼睛与太后也很相像呢!”
“哀家仔细看看。”太后又看两眼,“确实像得很。”
抱够了小皇子,太后又去抱最是泼皮的小公主,明裳不禁呼吸一紧,捏住了帕子,她看出比起安儿,太后更偏心绥儿,安儿认生,太后从未抱过,她只怕太后抱时,安儿哭啼,惹了太后不喜。但她要离宫,把兄妹二人交给太后照拂,总要让安儿亲近太后。
说来也是奇怪,安儿乌溜溜的眼珠先看看母妃,再看看眼前雍容威仪的祖母,好似有所感,乖乖地由太后抱了去,没哭,但也没笑。
太后接到怀中,没听到那熟悉的哭声,明裳才放下心。
赵月儿瞧着这永安公主生得可真好看,更像宓妃多些。
她好奇道:“方才月儿听着,应该就是小公主在笑,可真是个活泼的性子。”
太后点了点头,到底是亲孙女,她逗弄两下,让安儿再笑一声。安儿咕哝两下小嘴,好一会儿,终于给了祖母面子,咯咯地笑出了声,也就笑了两下,足以哄得众人开怀。
这日明裳到寿康宫还算顺利,太后如以往只说了两句,便让她去碧纱橱抄写佛经,待快至晌午,太后召她出来,赏了一对儿玉镯,态度有所和缓,才让她带着绥儿安儿离开。
明裳按了按发酸的手腕,并未在乎太后待她不冷不热的态度,毕竟这宫中还是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