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想要劝架的皇上。
下朝后,皇上有些不解的问道。
“山南的灾后安排,要尽快确定好章程才行,他们还有心思在这吵架耽误时间,让联看着就来气,皇后为何要阻止朕?”
柳明月笑着回道,“臣妾觉得李尚书等户部官员的话,其实很有道理,宫中与朝廷,都曾往山南的这场水患,投入大笔的资金,既然那些官员想要弥补一下自己的过失,完全可以让他们也为这场水患做些贡献。”
皇上愣一下,才反应过来。
“你是说,让那些人捐款?可是咱们的时间紧张,怕是等不及啊。”
“没事,捐款和落实灾后规划,并不冲突,完全可以同时进行,众人拾柴火焰高,咱们应该给他们这个机会,若能多募捐些银子,就能让那些灾民得到更好的安置。”
他们这些人捐些银子出去,对家里的经济状况影响不大,但是那些银子花在灾民身上时,却能起到巨大作用。
而那些被强行驱赶上山的那些百姓们,刚到山上时有多怨愤,看到接连下了数天的大雨,让驻点周围修的排水沟,直接淌成湍急的大河时,心中对皇帝皇后和驻军将士们,就有多么的感激与庆幸。
在当地生活经验丰富的人,看到山上的阵势,就能想像得到山下,尤其是低洼区域的惨况。
朝廷所做的这些布置和安排,不仅给他们提供了赚工钱的机会,还救了他们所有人的性命。
这些深感后怕的百姓们,对大安这个朝廷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此期间达到了顶点。
也正因此,当这些百姓们收到朝廷鼓励他们往北方迁居的诏令时,有许多失去家园的百姓,都选择积极应诏迁居。
这些大多都是在这次的水患中,田地与房屋都被冲毁,只剩下家人、粮食与被携带上山的财产的人家。
之前的经历让他们相信,如此重视他们这些百姓的生命和财产的朝廷,肯定不会害他们,让他们迁去北方,肯定是为他们好。
即便相较与南方的雨水丰富和物产丰饶,北方素以多旱少雨,物产不丰而著称,令许多土生土长的南方人都对迁居一事感到有些担忧。
但是选择迁居的百姓们,还是怀着有些茫然无措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全力配合朝廷的安排,在前来支援山南的一批外省驻军将士们的护送下,踏上北迁之路。
而朝廷给他们这些灾民安排的随行大夫,按时派发的一些预防疾病的汤药,以及丰盛却免费的一日三餐,都让这些灾民获得了极大的安慰。
那些将士虽令人望而生畏,但他们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