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毕竟她的要求也高,若是水平还不及宫中御医,没必要让人空跑一趟,而且若让某些有心人发现此事,就很容易猜到真相,从而给人家大夫带去灾祸。
能有机会参加春闱者,或许不乏不通人情世故的书呆子,但绝对不会出现真正的呆子。
所以这科会试的考卷出来后,大家都能发现其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所有人交出的答卷,内容都务实了许多。
除极少数的一部分人因文风习惯问题,措辞略显华丽外,大部分人的答卷走的都是简洁质朴的风格。
这类风格的答卷,若是在之前,不说直接被黜落,就算榜上有名,排名也不会太高。
但是现已今非昔比,朝野上下的众大臣都已在皇后的高压手段下,被迫习惯了这种文风,看到今科士子们如此识趣,他们只觉无比顺眼。
而且对他们来说,阅览这种卷子,其实要更轻松一些,不用去研究有那些华丽的辞藻是否用得恰当,不用考虑某些生僻的字词,都有什么释意等。
柳明月听说此事,只是笑着在心中感慨,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趋之,在权力地位面前,真的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也幸亏她的经历特殊,在这个世上的思想与目标很坚定,不会被这些所惑。
收到何相呈过来的答卷,柳明十分庆幸,自己打小就开始练的那些阅读理解,还真没白练,她虽然做不来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的好文章,但她至少能看得懂。
所以她在看完前十的答卷后,只对何相等人定下的排名微做调整,就批了下去。
“这次的会试亚元和第六、第九,都挺有意思,陛下回头在殿试上,可以多注意一下,他们这回也算是赶上好机会了。”
赶上了好机会,又遇上何相这位能够领会上意,还公正不阿的主考,才有机会取得位列前十的好名次。
皇上闻言,不禁生出几位好奇。
“怎么说?能让皇后如此形容,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柳明月笑着回道,“臣妾很难形容,等您亲眼看到他们的文章,就能领会到他们的过人之处了,臣妾只能说,科举考试,算是被他们彻底研究明白了,继续这么下去,真不知道是福是祸,还好咱们也算是早有对策。”
她能看得出来,那几人完全是做‘完形填空’,将自己的思想与认知,努力套上固定的框架。
在那些正统的文人看来,这是一种很匠气,毫无灵气的文风,很不可取,换成别的主考官,可能会毫不犹豫的直接让其落榜。
何晋英虽是文坛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