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的结果,特立独行只会像曾经的连先生和那些清高的学子一样,寂寂无声。
他们在此之前,并不认为他们的选择是错的,暂时的屈从不过是不想辜负家中的费力供养,若是连起步都不能,谈何将来。
偏偏仁县变天了,连先生一跃成为了县丞……
事情发生之后,县学的气氛一直很诡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全县都在听县衙的吩咐做事,偏偏县学逆着,学子们面上不敢反驳先生,私底下全都有他心。
学子李泽,是如今县学学业最好的,但并不得李先生待见,李先生更喜欢按照送礼多少来对待学生们。李泽家境贫寒,家里倾尽所有也只在县试前出了些力,才没落榜。
前日,李泽悄悄联合另外两个在县学处处受挫的学生,石棋和张本季,“咱们趁着县学开门前,悄悄打扫一点,万一县衙问责,怎么也能脱责。”
另外两人同意了,三人昨日便天没亮就在县学附近悄悄打扫,还不敢做得太明显。
然而今日,他们就被举报了。
李先生当众对三人喝骂:“卑躬屈膝!没有半分风骨!不尊先生,便滚出县学!”
他怎么当上县学唯一的先生,无人不知,还谈风骨,何其可笑。
上任县令马庆在仁县只手遮天,讨好马庆的李先生就是县学里的权威,学子们不敢反驳,而今时不同往日了。
李泽义愤填膺地站起来,“学生不服,学生与石棋、张本季乃是遵县令大人政令,何错之有,凭甚赶我们离开县学?”
他将另外两个同窗一起拉下水,三人共同抵抗。
另外两人慌张,气弱地回答——
“是,我们是遵县令大人的政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一县令大人怪罪县学……”
“遵县令大人?我看你们是想巴结那新县丞吧。”李先生神色阴沉,“别人再是死灰复燃,风光无限,我也是你们的老师,欺师灭祖,不敬师长,德行有亏,我看你们如何科考……”
三个人皆露出慌色,他们费劲力气想尽办法才留在县学,就是为了科考。
其他学生中,不少人在看好戏,也有人不忍又懦弱地避而不看。
事已至此,退无可退,李泽也没打算退,当即便起身,英勇无畏道:“学生便去敲鼓,请县令大人为学生们伸张正义!”
一直以来,李先生都享受着在县学中支配掌控学生,在县衙外受百姓敬畏的快感,此时权威被挑战,怒不可遏,抄起戒尺便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