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憋火的,还得是李达康。
他越想越不对劲,觉得孙连成肯定还有事瞒着他。
这家伙的态度,好像比自己还清楚上面的风向。
他越琢磨越明白——
这“一一六”不是什么小事故,大风厂和山水集团之间,更不是普通的经济矛盾。
想拆大风厂,就得先摸清背后那层关系网。
光靠孙连成一个人去查?李达康不放心。
就连省委书籍沙瑞金都说,这事牵扯太深。
所以,他下定决心:开市委会!
京州市委会议室里。
正在开“一一六事件”善后会。
李达康坐在主位。
刚在省委那边受了一肚子气,现在终于轮到他自己当家作主了。
他坐直了身子,深吸一口气。
“人都到齐了没有?”
扫了一圈,看见孙连成也在。
“开始吧。”
他先看向旁边一个微胖的男人。
“财政局的。”
“钱局长,你先说说。大风厂这帮下岗工人,安置费要多少?怎么搞?”
钱局长翻开文件,小心翼翼地开口:
“大风厂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五名员工。”
“初步估算下来。”
“总共需要安置费四千五百一十万左右。”
“可蔡成功这人已经破产了。欠了一屁股债,根本拿不出钱。”
李达康一听,火气“噌”就上来了。
“说到底,就是四千五百万的事!”
“蔡成功还不起。”
“山水集团又不认账,那怎么办?”
他心里清楚得很——
工人们死守厂区,不让人拆,就是因为这笔钱没影儿。
照理说,就算大风厂把股权押给山水集团,员工的安置也得管。
但问题来了。
蔡成功和高小琴私下签了个补充协议。
白纸黑字写着:股权一转,后续工人安置,山水集团概不负责。
从法律角度看,山水集团还真挑不出毛病。
法院判得也合规矩。
毕竟——
大风厂借了山水集团五千万。
山水集团知道,厂子股权里有工人的份额。
真要接手,也得额外掏出四千五百万安置员工。
可五千万加四千五百万,接近一个亿了!
那时候,大风厂这块地,满打满算才值六千万。
这还是没启动光明峰项目之前的价格。
所以,蔡成功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