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铁荆棘,已立下大功;”
“今日又献上燧发枪与‘三段击’妙法,朕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赏你!”
“陛下洪恩,草民愧不敢当。”江云起身行礼,神色谦逊,但目光却变得坚定起来,“其实……草民确有一事,思之已久,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但说无妨!今日无论你有何想法,尽可畅所欲言!”皇帝心情极好,大手一挥,显得极为开明。
“谢陛下。”江云深吸一口气,开始有条不紊地陈述,“陛下,此前草民曾与王兄一同游历东南沿海。在那里,听闻不少海商轶事。”
“有海外番邦商人,不惜跨越万里重洋,冒着惊涛骇浪与海盗风险,前来我大昌,只为求购我国的瓷器、丝绸、茶叶。”
“其利之厚,远超想象。可见我大昌物产之丰饶,在海外备受推崇,价值连城。”
他稍作停顿,观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见其认真聆听,便继续道:“草民出身商贾(虽为赘婿,亦涉经营),于商贸之事尤为敏感。”
“窃以为,此海贸一事,实乃一座尚未充分发掘的巨大金矿,若能由朝廷主导,规范经营,其利足以充盈国库,强盛国本!”
“然,”他话锋一转,语气沉凝下来,“海上非坦途。不仅有狂风巨浪之险,更有凶残倭寇横行!”
“我东南沿海百姓,饱受倭寇侵扰之苦,村镇被焚,百姓被屠,民不聊生。”
“倭寇乘快船来去如风,沿海官府疲于奔命,往往难以根除。”
“故而,草民斗胆进言:欲行海贸,必先靖海!恳请陛下,决议组建一支强大的新式水师,专司巡防海疆,清剿倭寇,护佑商船!”
“如此,既可靖平海患,保境安民,又能为朝廷开辟滚滚财源,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江云将海贸之利与组建水师的必要性紧密结合,层层递进,阐述得清晰明了。
皇帝杨宣听罢,沉吟片刻,眉头微蹙:“倭寇之患,朕岂能不知?奏折年年有,请援岁岁来。只是……”
“此辈狡黠异常,依托海岛,伺机而动,劫掠便走,从不与我大军正面纠缠。”
“加之朝廷历年重心皆在北疆,于海防投入有限,致使此痼疾缠绵难愈。朕虽有心,然亦感棘手。”
江云深知倭寇问题的复杂性,但他今日的目的,正是要将朝廷的战略目光,从单一的北方草原,牵引至更为广阔的蓝色海洋。
“组建水师,巡海剿倭,亦确是老成谋国之见。然……”
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组建一支全新水师,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