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说道:“这桌屏我开六两银子,你婆婆以后若是有空,让她可以多绣一些。”
他也是有些眼力的,这样技艺精湛的刺绣技术,越看越觉得像京城那边的手法,不太像这边的,心里不禁琢磨着,不知这姑娘的婆婆以前是不是去过京城,和那里的绣娘们学的。
郁离没想到比预期中的五两还多一两,难免诧异地看他。
掌柜笑道:“这桌屏绣得很好,这个价格是应该的。”
这样的桌屏,放到府城那边卖,能卖出二三十两的价格,可是翻了好几倍。当然,这样的话就不必和她说,不然这姑娘要是知晓,不愿意来卖桌屏可就不好了。
郁离拿到六两银子,然后又买了些料子和绣线。
掌柜很大方地只收进货钱,甚至还免费送她不少布头,这布头对穷苦人家来说也是好东西,一般也是要花银子买的,现下掌柜是当添头送她了。
离开绣庄后,郁离转去县城的书斋。
县城有好几个书斋,她要去的一家书斋名叫“进贤书斋”,这名字光听就大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说:
第一更
第46章
◎手抄孤本◎
郁离进入书斋时,书斋里没什么人,只有两个穿着文士衫的书生在书橱前找书。
店伙计正在小心翼翼地收拾着书。
书斋共有三间门面,面积非常大,算得上是县城最大的书斋,听说书斋的老板是府城那边的人。
进门就是卖笔墨纸砚的地方,再进去是摆满书的书橱。
这书橱做得很精致,上面的书一本本地摆放着,十分贵重的样子。
郁离看了看,书橱里的书有新有旧,有线装的也有蝴蝶装、包背装的,大多都很精致,不过更多的还是手抄本。
印刷的书太贵,很多人都买不起,手抄本就便宜许多,一般人大多都是买手抄本,如此也养活了不少专门抄书为生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郁离观察时,店伙计见到她,迎了过来,“姑娘要买什么?”
做生意的都有些眼力,虽然郁离这穿着打扮十分朴素,看就是买不起书的样子,也极少有女子进书斋。不过也有例外,有时候也有一些妇人来书斋为家里的读书人买些笔墨纸砚或者书之类的。
就算郁离看着买不起,店伙计也没有轻贱。
会来书斋的都是读书人居多,读书人的性子大多清高,且重视德行,若是店里的伙计是个轻贱他人的,难免对书斋的印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