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匕首,半晌回神,却一时再刺也不是,不刺也不是。
方天至道,“人这一辈子只有两只眼睛,刺瞎一只,便少一只。”
那老妪目光浑浊,也不知是望着他,还是望着他身后的海波霞光,“眼睛既然瞎了,那正该剜出来!”
方天至叹了一声:“老施主双目无疾,贫僧还是瞧得出来的。”
老妪道:“我虽不是真瞎子,却比瞎子更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天至道:“比瞎子更瞎?”
老妪喘了口气,刚强道:“我早便认出了大师,却悄悄躲在一旁窥视……这是将君子当做小人对待。如此有眼无珠,诚心冒犯,岂不是比瞎子更瞎?这双眼睛难道不该就此剜出来?招子废了也就废了,只盼大师不要为我这蠢婆子而迁怒了小姐。”
方天至静静垂望着这老妪。
她手上仍紧握着匕首,仿佛一旦发觉自己稍有不愉,便立时又要自剜双目。
拥有这般耿耿忠仆的人,这世上能有几个?
他心中这般郑重作想,便开口道:“江湖凶险,人心难测,自来便该谨慎三分。老施主与贫僧素昧平生,疑心于我,亦是常情。”
那老妪满脸血痕的死死望着他,目光中尽是恳盼。
方天至话音不由顿了顿,微微一笑道:“何况依贫僧看来,老施主这双眼睛不仅不必剜掉,用处还大得很。”
那老妪嘴唇动了动,道:“用处?”
方天至道:“不错。用来认路。”
那老妪双目陡然一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爬满皱纹的脸孔仿佛瞬间舒展了开来,几乎称得上欣喜若狂,连手上握着的匕首都不知不觉松了开。
方天至则和声道:“贫僧要往青台镇游历,还请施主带一带路。”
陈船主是个聪明的生意人。
聪明的生意人明白这趟买卖已砸了,但事已至此,他至少该设法少亏一些。这么一想,他便笑脸迎人,一路将三位太岁好吃好喝伺候着,顺便鼓起三张大帆,将船铆足了劲往北面驶去。
船开到地方时,江南正下细雨。
方天至一行人缓缓靠岸,不多时便在船头瞧见了岸边肃立的人马。
人一共有二十五人。
他们俱是个头高大、身姿匀挺的年青男仆,每个都穿着一身崭新柔软的淡青衣衫,踩着朴素讲究的白底皂靴,整齐如一的撑着素伞静立在烟雨中——
像这般规矩体面的家仆,素来只有豪门大户才蓄养得起。